重庆丰都虎威镇村民投资100万租荒山 造林5000亩

2012年09月04日 10:16华龙网李达元

中国园林网9月4日消息:不久前,笔者来到丰都县虎威镇大池、人和、鸣羊等村社,站在混凝土浇筑的村道公路上,目光所及之处,看到的是连片的桉树示范林,其树干多为吃饭的碗口粗,树高在10至15米之间,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几个村的桉树共有5000亩,全部是一个叫王淑军的老板栽植的,再过三两年都长大成材,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大池村村支部书记 告诉笔者。

下岗创业淘到“第一桶金”

王淑军曾经是丰都县林业系统一名职工,2000年,因所在的林业系统机构改革,在单位干了11年的他下岗了。当时,王淑军正值而立之年,血气方刚,并没有因为遭遇“失业”而萎靡不振,他很快作出决定,要以此为人生新的起点,干出一番事业。

王淑军相信机会是靠自己“闯”出来的,于是,他只身赴成都市某建筑单位务工,并很快结识了一帮朋友。第二年,王淑军回老家带了40多个劳力,与这帮朋友合伙组建工程队,为成都市××中石化集团公司打气井。

“因为是在野外干活,我带领工程队常年在荒山野岭中摸爬滚打,条件非常艰苦。”事后,王淑军说,但他硬是凭着年轻气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坚持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打拼,王淑军承包了多个工程,终于淘到了“第一桶金”。

回家乡承包荒山植树造林

一次,王淑军和他的工程队在成都市双流县某地农村做工程,他看到这里的土地几乎都栽上了树,很少有种菜种粮食的,心想这里的农民靠什么维持生活呢?

“我们这儿的村民,每户都有十几亩几十亩的树林,就是靠这些树木,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王淑军租住的那家房东说。

曾经身为林业人,王淑军不禁为自己的无知感到好笑。但房东的回答,忽然勾起了他的某根神经,就联想到了自己家乡那片荒芜的山坡和附近贫瘠的土地。“虽然我很早就脱离了农村,成为进城后的城镇居民,但我的父辈、我的出生地还在虎威镇大池村,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够重新回到那里,租地植树,绿化家乡,建设美好家园。”事后,王淑军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心动还得付诸行动。2007年,王淑军把工程队的业务交付给合伙的朋友及老乡后,毅然回到丰都。在虎威镇党委、政府的协调帮助下,王淑军在老家的大池及周边的人和、鸣羊等村社流转或承包荒山、土地共5000亩。在丰都县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王淑军先后栽种了桉树等速丰林木。

曾一度举债累累却不改初衷

一开始,家人和亲戚朋友听说王淑军要承包老家的荒山,而且要投资很大一笔钱来栽树,都结盟起来极力反对,但王淑军是个犟脾气,只要他认定的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头。王淑军不但倾尽了这几年来淘到的“第一桶金”,还四处借债,累计投入资金100万元。

“那段时间里,我请来200多个村民,每天带领他们打窝、栽树、浇水,忙得不亦乐乎,虽然起早贪黑,晚上回来一身泥土,腰酸背痛,心里却热乎乎的。”王淑军说。

王淑军介绍,造林最初的两年,是最艰苦的两年,他都这样坚持了过来。两年来,他在5000亩荒山及贫瘠土地上集中成片栽植桉树60余万株,补植桉树近10万株,成活率达到95%以上,长势喜人。

巨大的资金投入,曾一度使王淑军陷入困境,生活捉襟见肘,但看到眼前成片生机勃勃的桉树正茁壮生长,又让他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他不禁想,这漫山遍野的桉树不正是自己的“绿色银行”么!

做个护林人让绿色永驻人间

王淑军介绍,桉树从种植到成材只需3至5年,它与速丰林树种松树、杨树并列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世界三大速生树种,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桉材的工业利用价值越来越高,是纸浆、中纤板、胶合板的重要原料。

“种植桉树对保障我国木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木材消费量将达到3.3亿立方米以上,而国内可供应量仅有1.9亿立方米。”王淑军说,他认为当前大力发展桉树种植,正是为了缓解全国森林资源的压力。因此,当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还经常为王淑军提供政策扶持和技术信息,这更坚定了他发展林业的信心。

王淑军倾家舍业,大面积租山造林搞生态农业开发,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振动,极大地带动了周边乡镇村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近两年来,丰都县已有200多个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参与竹木基地等森林建设,面积达到11万多亩。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王淑军说,造林虽然是一项收益期较长的工程,但首先要看到它的社会效益,只有把山林绿化好了,生态环境改善了,才能称得上为子孙后代造福。“为此,我愿把自己的后半辈子交给这片山林,竭力当好一个播绿者,让绿色永驻人间。

推荐阅读:

“金司令”的“第二场战役” 植树造林 绿化荒山

海南:万宁推进绿化宝岛进度 10月底完成造林任务

海南:万宁推进绿化宝岛进度 10月底完成造林任务

陕西省今年完成飞播造林面积108万亩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