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红花谷湿地公园接受评审 打造柳州城市之肾

2012年09月13日 08:56新华网黄显巧 李小平

中国园林网9月13日消息:湿地是城市之“肾”,柳州市计划建设的红花谷国家湿地公园一直备受市民关注。昨日,红花谷国家湿地公园迎来国家湿地评审委员会专家组的实地检查评审。据悉,柳州市计划于今年开工建设该公园,并用6年时间初步建成,而全部完成建设时间为10年,总投资预计2.75亿。

湿地比例低于全国水平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不足,盲目开垦、乱占天然湿地,使柳江河流域的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水禽栖息地受到破坏。
 

柳州市2010年的湿地普查结果显示,柳州现有湿地斑块991块,面积4.2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2%。这与全世界湿地面积占6.4%和全国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6.8%的比例相比,有较大差距,抢救性保护柳州湿地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红花谷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为柳州市民“补一课”,提高湿地保护意识。

红花谷湿地是在2005年红花水电站建成后,柳江河水位抬高后形成的,被淹没形成的库湾、水塘等处的水生植物生长种类逐步增加,是目前柳州市湿地中面积最大、特色最突出的河流湿地,是柳州珍贵的湿地资源,生物种类非常丰富。

专家组当天实地查看时发现,位于柳江河中心十多米深的河水非常清澈,但河流周边的库湾、库叉等水体富营养化较重,水质很差,如果不加以保护,对柳江河的水质影响非常大。专家还举了个例子:一盆清水,滴一滴墨汁没变化,但继续滴进去的话水体最终会变黑,现在这些库湾、库叉内的脏水,就是滴进柳江河的墨汁。

水禽鸟类的中转栖息站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区境内的国际重要湿地只有两处,国家重要湿地也只有4处。近两年,北海和桂林相继获批国家湿地公园后,虽然有了一些改善,但仍然难以满足飞禽迁徙需要,能提供飞禽中转停留的地方屈指可数,飞禽生存区域受到了严重挤占。

红花谷湿地景观开阔、起伏、意境幽深,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河流湿地的代表,红花谷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成为飞禽和水鸟迁徙、停留、中转的良好栖息地。水禽水鸟从北海飞到桂林有600多公里路程,以后可在柳州“歇脚”。

专家组在湿地考察期间,遇到了被船体移动惊起的白鹭和野鸭。目前,红花谷湿地区域内已记录的湿地动植物有285种,其中植物物种135种,鱼类130种。栖息的鸟类有黄嘴白鹭、灰鹭、猫头鹰、野鸭等20种,占了柳州全市鸟类总数的15%。据考证,曾在红花谷湿地生活、迁徙、中转停留的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兽类等动物有300多种,除了鸟类,还有穿山甲、黄鼠狼、果子狸、狐、野兔等各种兽类及昆虫。

柳州市在红花谷湿地公园的建设规划中,拟修建野生动物的投食点,并定期投食,创造人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的条件。对此,有专家提出,要谨慎设置野外投食点,因为野生动物本就具有自主觅食的能力,如果过于依靠人类,其生存能力会逐渐丧失,例如峨嵋山的猴子。

公园兼顾多种功能

红花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柳江河下游红花水电站库区范围,范围初步划定为:上至桂柳高速公路洛维大桥,下至红花水电站下游100米,两岸各至县乡村道路,总面积约1364公顷(约2万亩),其中湿地面积约占75%。柳江河自西北向东南呈“之”字形流过,湿地公园沿柳江河呈带状分布,柳江河流经湿地公园约13.5公里。

湿地公园地质主要以沼泽低洼地和水域为主,平均水深3米左右。红花谷湿地类型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三大类,再细分可分为永久性河流湿地、季节性河流湿地、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库塘湿地、稻田/冬水田湿地等六种湿地类型。公园范围内的村庄拟将采取迁出统一建设,再迁入居住的办法,保持农家特色。

按照功能性与主题性相结合、核心恢复保护与边缘游憩体验相结合的原则,红花谷湿地公园定位具有生态保护功能、科普宣教功能、休闲旅游功能、科研监测功能,拟规划成5个功能区:湿地保护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湿地科普宣教区、湿地综合利用区、湿地综合管理服务区。

其中,保护保育区将包括水禽栖息地、湿地、沼泽地保护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将包括水质净化实验区、水禽栖息地重建区、特色湿地植物恢复区;湿地科普宣教区将包括自然湿地和湿地文化宣教小区;湿地综合利用区包括湿地山水地貌浏览带、湿地生态养殖示范区、湿地康体休闲度假区、湿地休闲文化游憩区等等。

推荐阅读:

江苏:国保植物水蕨惊现润扬湿地公园

贵州: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水草疯长

江苏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十一”前开园迎客

湖北当阳拟建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