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4日消息:工程一期接近尾声,二期正在筹划实施,从2000年试点启动至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其第十二个年头迎来了一次大考。
累计完成林业建设任务过亿亩,初步建立起京津地区生态防护体系,工程区从沙尘暴加强区变为减弱区——显然,面对这次大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这份答卷上,青草绿树覆盖风沙区,蓝天白云重回京津人的生活,工程启动之初最看重的生态效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治沙人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四道生态屏障锁沙龙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乌盟后山以及河北坝上、山西雁北地区,这些京津风沙源区,在工程启动之初,就被纳入规划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如今,12年过去,曾经浩瀚沙海的滚滚黄沙逐渐被一排排新绿覆盖,四道生态屏障就像四条不断生长的绿色长城,崛起在风沙侵袭京津的路径上,紧紧扼住风沙的咽喉,守卫着京津的蓝天白云。
这四道生态屏障包括: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初步建立的长420公里、平均宽3公里、横跨5个旗县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防护带;在乌兰察布市阴山北麓形成的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在河北省冀蒙边界建成的13万多公顷的防风固沙林带;在山西省毛乌素沙地东缘地带建起的长147公里,平均宽30公里,横跨3个县区,乔灌草、带网片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5月10日,记者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怀仁县、山阴县看到,集中连片上百万亩的京津风沙源工程林沿着洪涛山脉肆意延展,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驱车在这片绿色海洋中漫游,几个小时都是看不尽绿意盎然。
这是四道生态屏障中位于毛乌素沙地东缘的防护林带,高的刺槐、樟子松、油松已经超过一个成人的身高,矮的则贴近地面还不及膝盖高度。但是无论高矮,在这片曾经的荒凉之地的瑟瑟北风中,它们就像战士一样屹立着,狙击着风沙,坚守住京津的生态安全。
当然不止于四道生态屏障。在屏障之外的广大工程治理区,绿色在与黄沙的一次次交锋中摧城拔寨,占得先机。根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结果,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12.4%,提高到2009年的18.2%,新增5.8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森林面积215.3万公顷。“总地看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就地起尘扬沙明显减少,这与我们持之以恒地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植被覆盖率分不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曾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各项措施与开展的其他生态建设工程措施,共同使工程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实现青山、碧水、绿地、蓝天的绿色奥运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市委常委、海淀区委书记赵凤桐在北京奥运会举行前夕这样对媒体表述,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赵凤桐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成效倍加推崇。
监测数据很好地印证了赵凤桐的说法。据统计,2000年以来,北京市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呈减少趋势。2000年-2002年连续3年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均在13天以上,2002年更是高达17天,2003年以后虽然仍有波动,但基本呈减少趋势。2000年-201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内22个气象站的监测数据也显示,有19个站扬沙和沙尘暴日数呈减少趋势,其中有10个站呈明显减少趋势。
同时,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关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来源变化特征的研究,北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从2000年的0.102毫克/立方米,下降到2009年的0.075毫克/立方米;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尘含量从2000年春季的63.2%下降到2009年同期的32.0%。北京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2000年的177天提高到2009年的285天,10年间年优良天气数量增加了108天,增加61.0%,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1979年3月16日,《人民日报》曾发表一篇题为《风沙紧逼北京城》的文章。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春天到来,生活在首都北京的人们,总想出去观赏一下明媚的春光。可是,这时的北京却常常是风沙“迷”人。大风一起,大街小巷尘土飞扬,扑面而来的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一旦尘暴袭来,首都上空更是一片灰黄,白昼如同黄昏。
如今,经过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0多年的努力,北京的春日,“迷”人的不再是风沙,而是满眼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
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
2000年的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浑善达克沙地不断侵蚀,全县沙化土地面积高达89.2%,118万亩耕地有一半因为沙化而弃荒无法耕种。恶劣的生态制约着多伦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严重威胁着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
京津风沙源工程启动实施,多伦向沙漠宣战,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行动,森林覆盖率也由2000年前后的6.8%蹿升到2009年的28.73%,项目区林草综合盖度由不足30%提高到80%以上,全县210万亩严重沙化土地70%得到有效治理,基本遏制了沙化土地的扩展蔓延。
由过去的“沙中找绿”变成现在的“绿中找沙”,多伦县仅仅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变化的一个缩影。随着林草植被的恢复和覆盖度的逐步提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逐渐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从1999年到2009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涉及的5个省份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116.3万公顷,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2.56%。一期工程区流动沙地面积从2004年的33.54万公顷减少到2009年的23.25万公顷,减幅达30.68%。森林植被质量也不断提高,单位有林地蓄积量平均值从2000年的15.94立方米/公顷提高到2009年的29.32立方米/公顷,提高了83.9%。
“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林草植被迅速增加,生态效益正不断显现。其中,原来生态效益中不被关注的方面也日益凸显出来,比如增加森林碳汇。根据估算,2009年工程区植被固碳量为1.166亿吨,比2001年净增加1100万吨。前期新建设的人工植被正处于中幼龄期,今后随着人工林的生长,植被固碳量将迅速增加,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作出贡献。”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说。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