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1日消息:曾作为昆明行道树主打树种的银桦“退休”近10年后再度“上岗”,目前昆明市已培育银桦苗木近100万株,并在宜良、官渡、西山等县区推广种植近30万株。
昨天记者在宜良县匡远镇南盘江畔看到,去年5月种植的17万株银桦健壮繁茂、长势良好,平均株高和地径分别达2米和3.2厘米。据了解,银桦不仅树干高大通直,生长速度快,树形优美,病虫害较少,对烟尘和有毒气体也有较强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而且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自上世纪50年代从澳大利亚引进昆明后就被广泛种植于公园、院校、厂矿、机关,成为昆明市的主要行道树树种。但由于银桦树高、根浅、木质较脆,抗风、抗寒力弱,因此大风折干断枝造成人身伤害、阻碍交通事件频发。为了避免险情,2003年昆明市园林部门决定把种植在北京路、东风东路等市内的近万棵银桦树置换成香樟、天竺桂、乐昌含笑、拟单性木兰等。
2010年,随着昆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推进,昆明市林业局再度选择银桦树作为城市隔离林带、行道树、庭院、河道两岸、农村及城镇四旁和工厂附近绿化等树种,在呈贡捞鱼河基地培育开展苗木培育并推广种植。
宜良县林业局局长达青表示,目前该县已培育银桦树苗50余万株,种植17万株,今后全县将计划种植100万株。“下一步宜良林业局将通过大力开展银桦种植,全面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升城乡一体化绿地景观水平。”他说。据昆明市林业种苗管理站站长李文明介绍,今后在呈贡新城、经开区、高新区、官渡区等开展的城市生态绿化隔离林带建设等工程中,都将大力推广使用银桦树种。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花卉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