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湘江风光带铜像满身名牌 与广告无关

2012年12月21日 15:18长株潭报

 湘江风光带上的雕像衣服口袋里别着金星钢笔。

湘江风光带上的雕像衣服口袋里别着金星钢笔。

雕像手中使用的老式海鸥相机。

雕像手中使用的老式海鸥相机。

雕像手中的名牌相机。

雕像手中的名牌相机。

雕像身边上海牌的旅行袋。

雕像身边上海牌的旅行袋。

雕像脚上穿的是匡威休闲鞋。

雕像脚上穿的是匡威休闲鞋。

雕像裤子口袋里的苹果手机。

雕像裤子口袋里的苹果手机。

中国园林资材网12月21日消息:昨天,21岁的孙凯从益阳来到株洲看望朋友。看见天气晴朗,他便一人来到湘江风光带上逛逛。第一次看见“火车拖来的城市”广场附近的三个铜像,孙凯觉得很好玩。“从外形上来看,时代特征蛮清晰的。”孙凯还注意到,铜像身上还有不少品牌商标。

雕像身穿“牌子货”

昨天上午,孙凯在湘江风光带,被火车头旁边的三个“摄影师”吸引住了。

这三个“摄影师”是立在附近的铜像,分别是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孩,穿中山装的男子,还有穿背带裤的男子。他们的不同穿着体现着不同的年代的特色。除了穿着,他们手中的相机也发生着变化。

“最先看到的是这个穿中山装男人手里的相机。”孙凯指着男人的铜像说,用的是海鸥相机,而女孩铜像用的是索尼的卡片机,穿背带裤男子铜像则摆弄着“不晓得什么牌子的古老相机”。

随后,孙凯发现,除了相机,这三位“摄影师”还身穿“牌子货”,“女孩”身上的“牌子货”最多。“相机是索尼的,鞋子是匡威的。”手表看不出是什么牌子,但是身上的短袖衫上印有上海世博会的图案,下方写着“SHANGHAICHINA”,看来,这件衣服应该是上海世博会的纪念衫。转到“女孩”身后,她的裤子口袋里还有一部手机,仔细一瞧,还是iPhone。

“中山装男人”除了相机,就只能看得出“手表是上海牌的,钢笔是金星的”。至于另外一个铜像,身上并没有明显的品牌标志。“看来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有现在常见的,有老牌子,也有的没牌子。”孙凯笑着说。

看着“名牌”,忆起往事

看着有人在研究铜像,带着家人散步的李兴国也凑了过来。李兴国今年79岁,当他在提示下看到铜像身上的商标时,他笑得格外开心。

“我也有一支‘金星’钢笔,那时候是最好的,‘英雄’牌都是后来才出来的。”李兴国说,自己1951年参加工作,1953年买了第一支“金星”钢笔,“中山装胸口的口袋里插着一支‘金星’钢笔,那是最潮流、最时尚的。”

那时候,李兴国一个月工资才30块钱,补贴家里就得用掉20元,对于剩下的10元钱,李兴国除了8元伙食费和1元洗衣服费,就还剩下1元钱可以自由支配。“每个月攒个几毛钱,攒大半年攒了两三块钱,才买了钢笔。”

至于上海牌手表,李兴国说,比钢笔可贵多了,要十几元钱才能买到一块,自己年轻时攒了许久的钱也一直没买得起。

这些品牌与广告无关

虽然商标让李兴国和家人开心地忆起往事,但有人提出另一个想法:“这样做会不会有植入广告的嫌疑?”

“这些商标就是当时时代的象征,商标的变化就是时代的变化。”湘江风光带管理公司负责人凌先生说。他说,这三座铜像是2010年竖起来的,当时苹果手机已经开始流行,所以女孩铜像的手机就是苹果的,当年“金星”钢笔和“上海”手表风靡全国,所以穿中山装的男人就戴上了这两样。这些都与广告无关,也没有向广告商收取任何费用。

凌先生还说,除了这个广场,湘江风光带上还有不少别的雕塑,上面也因为设计创意需要而加入了商标。

如果你想看看雕塑属于哪个时代,不如试着寻找一下它们身上的“牌子货”吧?找到后欢迎大家拨打本报热线28670011和我们分享。

推荐阅读:

珠海:滨河公园多张石凳被无故推倒

巴彦淖尔市:不锈钢垃圾箱频遭“毒手”

桐乡市庆丰南路12生肖石雕内移3米

国内首块奇石公盘交易即将柳州开盘

(来源:长株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