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采取“刮皮疗伤,缠上绷带”,救治蜀冈西峰香樟树的情形,当年这棵香樟树遭到红蜘蛛和白蚁伤害。
中国园林网12月19日消息:蜀冈生态公园是扬州市区人气较高的大型免费公园之一,这块占地面积近37万平方米的公园,有着扬州城区最大的香樟林,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鲜为人知的是,这片林区的一些树木2007年以来遭受白蚁危害,园林绿化人员在发现这一状况后,委托市白蚁防治中心对白蚁进行防治。如今,5年过去了,蚁害已得到有效控制。记者了解到,就在今冬,白蚁防治中心会请专家前来“围剿”白蚁通过挖巢法防治。
树大招“蚁”
蜀冈林木成白蚁“美食”
蜀冈生态公园于2003年开建,2004年建成开放,除了原生态林区和香樟林外,还补栽了桃树、玉兰、法青等各类树木,树木种类增加到80多种,数量60多万株,是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这个“好去处”因“绿化好”也招来了“一群生事的家伙”白蚁,林区树木成了它们可口的食物。
据白蚁防治中心副主任陈正峰介绍,2007年,园林部门发现有树木受白蚁危害后,就委托他们对白蚁进行综合防治。调查结果显示,公园的香樟、刺槐、柳树、桃树、女贞、构树(扬州俗称壳树)等多种树木遭受白蚁危害,一些树木树干下部被白蚁修筑的“泥被”包裹,而白
蚁藏身在“泥被”中危害树木表皮,对树木生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危害较大的白蚁种类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和散白蚁两种。
对于白蚁为何入侵蜀冈林区?陈正峰分析了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环境(气候潮湿,林区比较阴暗)适宜白蚁生长繁殖,加上生态公园树木、草坪、枯枝落叶和树根都给白蚁提供了丰富的食料,使白蚁种群不断扩大;二是种群扩散危害,原生态林区本来就存在的白蚁种群向人工种植的树木扩散,使新种植的园林树木也遭受了白蚁危害;三是生态公园刚建立时在拆迁和建设过程中,可能有部分木材和含纤维的垃圾埋在土里,这些都是白蚁的孳生源。
灭蚁5年
对付白蚁有5大“杀招”
陈正峰告诉记者,他们“围剿”白蚁的“杀招”主要有5种:
药物防治 生态公园道路两侧的行道林是白蚁危害的重点区域,为确保白蚁不破坏树木,特别是不破坏生态园内整体环境的围剿,因此对白蚁危害的树木采用化学药物灭杀白蚁,把药物喷淋到树干上。对树木贴近地面的部分,特别对树根周围土壤进行了重点喷淋。此后定期埋设白蚁诱饵剂,在白蚁分飞期或活动期时,在草皮下或树木根部埋放诱杀包,白蚁经过接触或蛀食后,会慢性中毒死亡,能更好地根治白蚁的繁殖和蔓延。
埋设诱杀坑 陈正峰说,其实这是一种土方法。在原有树林白蚁危害重点区域挖一个坑,里面放入用糖水浸湿过的碎木块,并定期观察白蚁取食情况。
粉剂毒杀 在白蚁活动旺季,对发现有大量白蚁存在的地方,采用粉剂毒杀,挑开白蚁泥被,把粉剂喷到白蚁的身上,让白蚁相互传递,达到群体死亡的目的。
安装饵剂系统 在部分人工林中有针对性地靠近每棵树安装饵剂系统,并定期观察白蚁取食情况,发现白蚁后,放入饵剂。
黑翅土白蚁挖巢法防治 挖巢灭白蚁法是根据黑池土白蚁落巢的规律和泥被、蚁路、地形、分群孔等特征寻找蚁巢,对照实际地形,分析判断,有明显外露迹象,可以判定巢位时,在距巢外围50cm-100cm的地方开挖,不破坏巢体周转的防护层,将防护层外的泥土刨掉后,搬出整个巢体。
终极围剿
将请专家“挖巢”剿蚁
一般而言,防治白蚁常常是在白蚁的分飞期或活动期,而冬季却是它们的“潜伏期”。但是,“黑翅土白蚁挖巢法”却可以在冬季使用,“就绿化树木防治而言,挖巢法在防治力度上有一定的优点,虽然工作量较其他方法大一些,但它的作用更直接,标本兼治,能有效根治蚁害。不过,难点在于白蚁有非常多的"家族",因此一一找出它们的老巢也是不可能的。”
陈正峰介绍,他们计划于本月底或下月初请专家,用“黑翅土白蚁挖巢法”围剿白蚁。
推荐阅读:
(来源: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