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5日消息:今年上半年,广西共发生山林纠纷6013件,调结4854件,调结率达到80.7%。全区山林纠纷案件发生数同比下降32.9%,案件调结率同比上升54%,有效确保了两会四节、党政四大班子换届期间林区的和谐稳定,没有因山林纠纷引发严重阻碍林改和林业重大项目进程的事件。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广西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的关键之年,做好山林纠纷调处工作,对“十二五”全区林业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意义重大。自治区林业厅针对全区山林纠纷案件高发和历史积案难调解,国有林场与群众争议林地面积大,矛盾隐患问题多等特点,在全区开展了“山林纠纷大调处年”活动,从五个方面扎实抓好山林纠纷调处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行领导包案和“一岗双责”制度,把“山林纠纷调处年”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林改检查验收的考核内容,对调处工作做得好的,给予加分,对调处工作做得不到位,影响了林改进度和质量,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给予一票否决。
二是认真排查,积极调处。要求各市、县林业局每个季度对案件线索排查一次,重大节日、会议、活动前要及时排查,掌握山林纠纷的状况和动态,分析山林纠纷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把山林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整合力量,突出重点。围绕林改抓好县内纠纷的调处,通过深入开展“山林纠纷调处年活动”和“山林纠纷积案大调处攻坚活动”,提高案件调结率,打好林改攻坚战。建立和完善跨境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利用区域维稳协作的优势,切实加强跨境山林纠纷的调处工作。认真总结推广山林纠纷调处工作的好经验好办法,积极探索实行挂牌办案夺标奖励制度,以奖代拨推动重点案件的调处化解。
四是加强宣传,夯实基础。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宣传车、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山林纠纷调解条例和林改的方针政策,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协商或法律的途径解决争议,保护群众的正当权益。
五是着眼大局,服务群众。在跨地域山林纠纷案件的调处中,要求涉案双方的林业主管部门增强大局观念,以建设和谐社会,谋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坦诚合作,密切协同,客观公正,依法办案,有效化解山林纠纷。要求各国有林场创新工作机制,主动处理好与周边群众的关系,继续通过联谊联欢、扶贫帮困、合作开发等形式,与周边群众实现共赢,和睦相处,做到既照顾群众利益,又防止国有资源流失。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意见》。“十二五”期间,广西将以打造“万元片区”、“万元村屯”、“示范农户”等为重要抓手,在全区大力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并将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列为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主要工作之一。
《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区参与林业经济开发农户达500万户以上,户均纯收入超过两万元。其中,速丰林发展到4000万亩,辐射带动种植户发展到60万户,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500元;油茶林发展到900万亩,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650元;花卉发展到80万亩,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5000元;林下种植面积发展到2500万亩,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9000元;林下养殖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1万元。全区将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改善金融服务、加强科技支撑、推进扶贫开发、建设示范基地、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市场流通、积极推进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科学有序实施。
“十二五”期间,广西林业部门将切实抓好六项工作,全力推进“万元增收工程”实施。
推荐阅读:
一是大力发展速丰林产业
继续推进以桉、松、杉等速生树种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鼓励和扶持农户大力发展速丰林。重点建设千万亩桉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千万亩松树丰产用材林基地和千万亩杉木丰产用材林基地。大力发展桉树、松类、杉类速丰林,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单产,形成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企业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到2015年全区速丰林面积达4000万亩,参与速丰林种植的农户达60万户,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500元。
二是大力发展珍贵树种
充分利用村屯绿化、通道绿化、田边地头绿化,引导、鼓励广大农民发展珍贵树种,积极培育珍贵树种大径材,促进全区农民持续增收。到2015年,“四旁”种植珍贵树种1500万株,新造和定向改培成片的珍贵树种150万亩,全区珍贵树种总面积逐步达到500万亩。
三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
大力推进油茶基地建设,加大低产油茶林改造力度,抓好良种繁育和种苗管理,加快油茶良种化,扩大油茶面积,提高油茶单产。到2015年全区油茶林发展到900万亩,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650元。
四是大力发展花卉产业
着力抓好百亿元花卉产业,重点加强花卉生产示范基地、花卉市场流通体系、花卉科研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花卉种植,实行规模经营,实现广西花卉产业从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向产业经营、优质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过渡和延伸,从而建立起产业特色鲜明、经营机制创新、区域布局合理的现代花卉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区花卉种植发展到80万亩,花卉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5000元。
五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
着力抓好百亿元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建设“一带三群”森林旅游集群,做大做强一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和湿地公园。积极培育“八桂森态庄园”品牌,建设一批森林旅游示范县、示范村。科学开发不同层次的观光休闲、森林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建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和旅游名镇名村,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新增森林公园30处,全区森林公园达到80处,森林旅游年接待总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年直接收入达到18亿元,累计带动旅游点农户年人均增收超1万元。
六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着力抓好百亿元林下经济产业,全力实施发展林下经济“千万农民千元增收”工程,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和林下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业,因地制宜地开发林―果、林―草、林―蜂、林―药、林―禽等模式,延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使其成为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到2015年全区林下种植面积发展到2500万亩,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9000元;林下养殖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1万元。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