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资材网7月12日消息:2003年10月,国家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根据该规定,生活垃圾被划分为三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因此,分类垃圾箱被设计出来。昨日,记者对浔城的分类垃圾箱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分类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部分分类垃圾箱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维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
寻访路上,垃圾箱样式不尽相同
目前,九江市街道上设置的垃圾箱基本都是分类式,箱内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区。从外观上看主要有三种类型:新更换的方形铁皮分类垃圾箱、老式的黄绿色分类垃圾箱和广告牌式分类垃圾箱。另外,还有一种绿色的活动大垃圾桶随处可见,它在有些路段甚至代替了分类垃圾箱。在广场、公园等休闲娱乐区设置的是应景的棕色分类垃圾箱,不过较少见到。
记者随机走访了一些路段,发现大部分地方每隔100米到200米就设有一个分类垃圾箱。不过,也有一些路段,分类垃圾箱还没有完全到位。信华水上游乐中心左侧的青年路路段,仅看到一个绿色的活动大垃圾桶,没有发现分类垃圾箱。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条路上一直都没有垃圾箱,更别说是分类的了,他们一般将清扫的垃圾聚集在街边,等待环卫工人来处理。
记者发现,大部分居民区和学校都没有分类垃圾箱。
生活垃圾要分类,环保意识需加强
记者在大街小巷看到,大多数市民都能将垃圾扔进垃圾箱。可市民却不知,垃圾是分类别的,不同的垃圾要扔进不同的垃圾箱。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将垃圾分类的习惯,而且,环卫工人在处理垃圾的时候也还是对垃圾箱里两个分别标有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小垃圾箱“一视同仁”。
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路人后发现,老人们大多不了解分类垃圾箱,并且分类处理的意识。一老奶奶笑着说,她以后会注意这个问题,一定把矿泉水瓶丢进可回收区内。在受访的几名年轻人中,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也不多。两名青年表示,他们从没注意垃圾分类问题,每次只是把垃圾扔进垃圾箱。
一名高中女生表示,只要垃圾箱分类,她就一定会分类扔。还有一名男生告诉记者,他和周围的同学都知道垃圾要分类处理。并且,他们中只要有一个人将垃圾分类扔进垃圾箱,周围的同学都会跟着做。
记者了解到,环卫工人也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分管南湖支路路段的环卫阿姨说,分类垃圾箱里的垃圾全都被他们倒进绿色的活动垃圾大桶里,并没有进行分类。
现状不乐观,管理维护刻不容缓
记者观察发现,各个地方的垃圾箱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贴着广告的垃圾箱随处可见。尤其是在人流量多的繁华路段,垃圾箱的破坏更严重。而且,过多的垃圾没有及时处理,都溢出垃圾箱,散落在四周。
就拿庐山南路垃圾箱的现状来说,垃圾箱没有进行妥善维护,沿路没有一个完好无损的垃圾箱。有的是门没有锁上,里面的垃圾铁桶倒了出来;有的是垃圾箱的门坏了,甚至是不见了;更夸张的是,有的垃圾箱的门和里面的铁桶全部不见,只剩下一个空壳。
大部分小区的垃圾桶都十分破旧,有的甚至裂开,需要重新更换。
推荐阅读:
(来源:九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