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栽树木为合肥创造出3亿多元的“隐性价值”

2011年01月06日 13:45江淮晨报 程姝雯

中国园林网1月6日消息:合肥的城区、城郊一口气种下这么多树,究竟能给咱合肥市民带来怎样的实惠?1月5日,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特意请专家算了一笔账:到今年春季完成栽树任务后,新栽树“呼出”的氧气,将足够近40万人使用。

同时,安农大的林业专家傅松玲告诉记者:“种树就像把钱存进银行,环境效益不但能保值,每年还能收‘利息’。”

今春增“漂”10.8万吨氧

据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提供数据显示,从2010年10月份开始到2011年春季,合肥城区将增添940.55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其中有70%以上都是“腰围”达10厘米的树木,而在合肥城郊也将增添12.18万亩的森林面积。

“树木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会释放氧气,不是有很多人都把森林称作‘天然氧吧’吗?”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的傅松玲教授告诉记者,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来计算,综合树木数量、造林面积、树木密度、阔叶林的造氧能力,合肥新栽的这些树每年将能造出10.8万吨的氧气。

“按照每人每年吸取0.274吨氧气的标准,10.8万吨的氧气可供39.4万人一年使用。”傅松玲说。

环境效益价值3亿多元

傅松玲告诉记者,森林除了是造氧工厂,还同时能发挥“吸碳器”、“滤水器”、“保土林”、“除尘器”等多种功效,综合这些效果,折合成经济效益,合肥新栽的树木将能创造出3亿多元人民币的“隐性价值”。

傅松玲给记者列出一组数据:按照拦蓄每吨泥沙需4元工程造价来算,合肥新栽树木每年保土约创造179万元;按照水库涵养水源每立方米需6元的成本价计算,合肥新栽树木每年创造6190万元涵水价值;按照净化每单位体积水需1元成本价计算,合肥新栽树木每年创造1010万元的价值……

“如果把树林保护好,随着它长高、长大、长密,造氧、吸碳、除尘的功能会更强。”傅松玲说,“种树就好像把钱存进银行,环境效益不但能保值,每年还能收‘利息’。”

建议多造“多层蛋糕”

常年居住在森林覆盖率高达40%左右的加拿大,傅松玲刚回到合肥,就出现了明显的因空气干燥而皮肤过敏的症状。

“其实对比中国的人均产碳量很低。”傅松玲告诉记者,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人均产碳量几乎是中国的10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多种树木来吸碳,比节能减排对环境改善的效果更直观。”

针对合肥绿化大会战、植树造林的工作,傅松玲表示支持,同时提出建议:“可以考虑造‘多层绿化带’,大树下种小树、小树下种灌木、灌木底下种低矮花草、在地表还可以添一层地被植物。”傅松玲说,这种“多层蛋糕”式的层次绿化,在国外非常常见,同样的一块地,也能发挥出2~5倍的吸碳、释氧效果。

推荐阅读:

“新森林”给合肥年输氧10万吨 创造间接经济价值2亿元

江西首次立法保护森林公园 严禁商品房开发

福建漳州市区明年增两森林公园 其余县市也要各建一座

福建:兴建尖山寨省级森林公园 一期投资3000万元

(来源:江淮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