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7日消息:在世博会中国馆的屋顶,看到一片姹紫嫣红。最早的设计方案中,此处仅用于疏散人流、直接通往高架步道的人行通道,配以简单的绿化。然而,在确定由绿化通道改建为上海最大的屋顶花园之后,这里成了中国馆施工重点之一。
“重点”创出“重头戏”,如今,这里大有看头,一派山水相依、绿树成阴的人间美景。而热爱家居、热爱园艺的人们则不妨从中借得一缕妙思,侍弄一片花影在家中,把美好请进家居。
花园造景,软硬结合
27000平方米的世博屋顶花园,名为“新九州清晏”。河清海晏是人们向来的美好心愿:河水澄清透明,大海风平浪静;而九州既是中华大地最早的行政区划,也是中国的代称之一。作为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裙楼部分,将屋顶花园命名为新九洲清晏,能更好地衬托出中国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美好寓意。虽然借鉴了圆明园中九洲清晏的布局,用水系将之分隔成一个个小洲,但新九洲清晏的具体造景手法与传统中国园林截然不同。
植物是新九洲清晏的一大特色。在最初的设计中,曾考虑在每一个小洲上用特有植物来表现特征,比如荒漠的胡杨、柽柳等沙生植物,沼泽的水杉、芦苇等湿地植物,农田的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等。但考虑到上海的气候条件和展出需要,最终设计者选择了具有隐喻方式的布景手法,选择的植物都有着“言外之意”。比如,种在代表农田这一小洲上的,不再是农作物,而是石榴,因为果实累累的石榴更能传递收获的喜悦;在代表荒漠的小洲上,游客看不见胡杨,但能看到紫薇桩,它们既有沙生植物枝干遒劲的力量之美,也能开出色彩亮丽的小花,点缀庭院;还有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竹木筏桥,是沼泽小洲的重点布景,增强自然与游客的互动性……
建筑也同样有讲究。新九洲清晏上的亭台楼阁不同于以往的造型,而采用了钢筋结构,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建筑轮廓,有着中华传统建筑的神韵。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建筑都是自成一体的,建筑的风采不会被周边环境掩盖。
引申到家居装饰中,如果你拥有一处较大面积的庭院,则必须首先处理好花园中两大景观的关系。所谓花园两大景观,一为自然生成的,如花草树木、纯净水体、和风细雨、阳光与天空,充分运用这些元素营造出的风景被称作软质景观;一为硬质景观,多为人工建造的,比如地面铺装、墙体建筑、栏杆、景观构筑等。两者需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如果花园是从零开始建设,那么在构建硬质景观时就必须考虑好种植哪些植物、如何种植;如果花园已颇具规模,硬质景观已经形成,那么,花草植物造景更要依势而为,与现有环境结合布局。
推荐阅读:
[分页]
花园主题,绽放思想
大到一处庭院,小到阳台一角,园艺布置均需主题先行。主题无所谓好坏,只要能体现主人的情趣;主题可以包罗万象,但只能择其一,有两个以上的主题就很难凸显风格。
不久前举行的2010年英国切尔西花展荟萃全世界顶级的园艺设计师,观者上至英伦女王下至普通百姓,其展览作品往往是下一年或是未来几年的花园流行风尚。今年花展的主题相当集中:自然实用的有机蔬果花园大行其道。也许是低碳环保的有机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也许是近年的经济危机无意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总之,人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认真营造有机花园。在切尔西花展中,户外厨房的主题设计大放异彩,吸引着诸多花园主人的视线:因为它不仅很现代很摩登,而且非常实用,充满生机感。很多中国家庭开始在花园中设计户外烧烤设施。
图一中的花园以“TheKey”命名,在展会上成瞩目焦点。它的前院后院都以蔬果作物为主要内容,并且真的以很多钥匙作为花园各处的装饰。这只是表象,真正的Key是花园所传达的有机理念:以几何苗床配置各类蔬菜,有细碎的芫荽、羽衣叶的莳萝、彩色的甜菜……活色生香,不输花草。
当然,花园主题还可以有很多,玫瑰是永远的经典,但新的流行是搭配“跨界”的铁线莲:玫瑰枝条坚硬多刺,铁线莲藤蔓温柔多曲折,它们的花期正好互补,不让花园落寞。
花园设计,家的延伸
花园不应是孤立的自然空间,而应成为房屋室内设计的延伸。设计师们大胆利用植物天然的色彩和鲜明的配饰色彩,辅以规整的几何线条,营造出多姿多彩的空间,这种设计风格沿袭并演变了室内装潢的设计方法,将家装设计延伸到花园之中。于是,以几何线条为主要特征的简洁家装风格同样风靡于花园设计中。这种更加实用的花园设计手法,因为不能依靠堆砌制造效果而更有设计难度。
以图二中的花园为例,它的设计层次较为丰富,设计师设计出诸多充满几何色彩的花坛和花台,将平台和花台沟通在一起,无论是透明的草坪茶几,还是可闲坐的休憩平台,几何线条的元素都得到了最大的体现,身形婀娜的灌木盆景在背后的云彩线条中显得既柔美又刚劲。这座花园的设计同样可以运用到高层的露台之上,因为它充分地考虑到花园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推荐阅读: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