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油的桉树在黄色的旱区很显眼
中国园林网4月8日消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桉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入中国,它一年最快可以长高十米以上,是效率极高的木材来源。但关于桉树也有许多可怕的描述:霸王树,抽水机,抽肥机,“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
西南大旱,有观点认为桉树是“罪魁祸首”。事实上,业界对于桉树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那么,桉树是否会致旱?桉树种植对当地生态到底有何影响?林场见闻>>
桉树下也长草
数据显示,2009年,桉树已遍布我国南方17个省份的600多个县,总种植面积近4000万亩。
2003年,云南省大规模引种桉树,当时规划的种植面积高达近3000万亩,但到2008年底,实际种植面积为200多万亩。
4月4日,记者从昆明乘车前往禄丰县碧城镇——桉树规模种植区探访。高速路两旁,不时闪过成片的桉树。树干又瘦又高,顶部稀疏的叶子随风摇摆。转入山区公路,桉树的分布更加密集。路边、山脚、半山腰、水库边,处处都能看到桉树。在碧城镇一些村庄里,更有不少村民就在自家的院子边上密密麻麻地栽上了桉树。碧城镇上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德青介绍,仅在上村,桉树种植面积就有600亩。
“桉树在村里大规模种植之后,耕地的水涵养是不是变差了呢?”对记者的问题,当了25年村干部的李德青表示,因为成片的桉树大多种在了山上,而耕地多在海拔相对较低、地势相对平缓的地方,两者相距较远,近些年来还没听村里有人议论桉树种植导致耕地变旱。
至于“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说法,李德青连连摇手。他说,在山上桉树林下面依然长着很多野草。记者在一些桉树林场实地查看时,发现树下确实长着很多野草。
种植者说>>
不下雨不是桉树的事
“桉树不仅木材可以卖,而且叶子能熬桉油。”李德青说,村民种植桉树,主要是看上了它较高的经济效益。“就说这叶子吧,每年到了7、8月份,就有外地老板带着炼桉油的设备来到村里,现场收购桉树叶子。鲜叶子3毛钱一斤。”
上一季农作物减产三分之二,下一季农作物即将面临绝收,正在承受百年一遇旱灾的碧城镇农民对此却并不关心。
“网上的争论没仔细看,但我知道。”寸金有是闻名整个禄丰乃至楚雄州的桉树种植专业户,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靠承包荒地种植桉树迅速致富,并带动周边农户走上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小康路,曾获“楚雄州十大杰出青年”。目前,在碧城镇他拥有桉树林1080亩,带动全镇桉树种植面积约3万亩。
“天不下雨肯定不是桉树的事,这纯属谣传。”寸金有认为,“要说桉树大面积种植影响了生态,那顶多是影响了地表水的涵养,肯定不会影响到大的气候环境。”
寸金有说,桉树的大面积成规模种植多在荒山。“荒山本来就长着一些杂草和灌木,现在只是改种了桉树而已。相比杂草和灌木,桉树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由于周边宣威、富源等煤矿主产区在地下采煤时需要大量撑木,具有此用途的桉树价格暴涨。
专家观点>>
桉树致旱缺乏依据
“桉树吸水的确厉害。”昆明市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员与记者谈起桉树时表示,“究竟能不能说是桉树的大规模种植导致了旱情,谁也没有证据。”
针对云南大面积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是造成该省百年一遇大旱的直接诱因的质疑,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王德祥此前回应说,这种质疑明显有失偏颇。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段昌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次的干旱,首先是地球整体环境造成的。至于桉树的影响,主要是它所在区域的地下部分。地下的土壤可能相对会比较干燥,而且它的持水、蓄水能力也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加剧立地条件下的干旱。
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耀坚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西南地区是多种季风环流影响的过渡交叉地带,干湿季节分明。该地区的森林只是对气候变化起到一定的微调缓冲作用。桉树引发西南地区大旱的传言根本不能成立。记者手记>>桉树无罪
记者多日在旱区走访发现,耕地稀少、交通闭塞、观念滞后,在如此艰难的现实羁绊下,如果有一条既能发挥当地优势,又能迅速创造经济效益的路子,必然会得到当地人的响应和支持。
桉树的叶子能炼精油、树干可作木材亦可造纸。很快,扩大桉树的种植面积成为共识。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地方砍伐烧山,改种速生林成为常态。
单一树种的大规模种植,经济利益是明显的,生态遭破坏也是不可避免的。当特大旱灾降临,人们终于想起了被经济利益埋没的陈年旧账。
桉树是否致旱只是表象,或许,转变多年来对土地资源环境的掠夺式开发才是关键。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