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日消息:大港区林业部门近日在全区投入了一种独特的“生物武器”——周氏啮小蜂来重点“剿灭”近年来不断侵袭我国北方地区林木资源的世界性检疫害虫—美国白娥,这也是本市首次大规模采用“生物武器”防治林木病虫害,目前约1.5亿头周氏啮小蜂已经在全区近万亩林地中陆续投放。
美国白娥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是世界性检疫害虫,能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近年来,这种病虫害不断侵袭我国北方地区的林木资源,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也成为大港区林木防治的“首害”。
此次大港区林业部门投放的“生物武器”——周氏啮小蜂原产于我国,对美国白娥有着极强的识别能力,发现白娥的幼虫后可一直贴身“追击”,可以找到在各种隐蔽场所化蛹的美国白蛾,等到白娥孵化成蛹后便在蛹的内部产卵,从而使白娥幼虫因失去养分死亡,因此能够有效的抑制白娥的泛滥。同时,由于小蜂寄生在白娥蛹内,白娥死后小蜂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并不会引发新的虫害。
据了解,大港区此次采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娥在本市尚属首次,也是本市推广该防治方案的示范项目。
大港区林业部门共投放了278箱约1.5亿头周氏啮小蜂,覆盖全区近万亩林地,预计年林木受美国白娥危害率可控制在1%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