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周围泥土被挖低生长环境遭破坏 孤岛树生存堪忧

2009年06月03日 09:27赣州晚报 李传材

兴国路边上的一棵古榕树高高耸立在四周被挖低的土墩上,其生长环境不容乐观。

兴国路边上的一棵古榕树高高耸立在四周被挖低的土墩上,其生长环境不容乐观。

中国园林网6月3日消息:近日,记者接到多名市民来电反映,称在赣州市章江新区有不少古榕树、古樟树等古树名木,因新区开发建设,土地平整标高降低,古树周围的泥土被挖低了很多,形成了一棵棵“孤岛树”,古树生长环境被人为改变,其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昨日,记者前往章江新区兴国路等处探视,多棵“孤岛树”进入记者的视线:在兴国路一开挖工地上,一棵处在壮年期的樟树四周的土地被挖下了近10米,樟树孤零零地生长在剩余的面积很小的土墩上;在赣州市文清路小学豪德校区大门外有一棵很大的古榕树,其位置占据了兴国路的人行道,它周边的泥土也被削低了六七米,其中在靠近兴国路一侧的泥土被削至接近该树的根部。在其他一些地方记者也看到了类似的情况。

“孤岛树”的命运备受市民关切,如何保护好这些“孤岛树”,市民各有不同的理解。原居住在水南的大部分村民认为,这些古树名木是他们的上辈留下来的,树龄小的为几十年,树龄老的有数百年,这些古树见证了章江新区的变迁,是很好的风景树,也是他们割舍不下的“感情树”,应该留在原地很好地保护起来。也有市民认为,在保护好这些古树的前提下,对一些确实影响城市建设的树木可采取移栽的办法,让它在别处“安家”成为新的景观,但“孤岛树”的现象不能长期存在下去,因为一旦遇到干旱炎热的天气,这些古树将很难存活下来。据悉,市园林、林业部门就如何保护好章江新区的古树名木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也曾尝试采用“下沉法”、“易地移栽法”将这些古树进行保护,却遭到当地村民的反对和阻挠。保护好章江新区的古树名木,读者有何良策,不妨贡献出来。

(来源:赣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