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日消息: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广西水果生产大县,全县种植柑橘、桃李、沙田柚等水果面积42.4万亩,年均水果总产量61万吨,人均种果面积和人均有果量均居广西榜首。但是,由于近几年受柑橘黄龙病的影响,该县大面积砍除了柑橘黄龙病树。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该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挑战,想方设法调整产业结构,找准短平快项目,大力发展中草药材种植。至今年5月止,该县发展中草药材种植面积达5600亩,为广大农户增收、财政增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考察和调研,恭城县委、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于2006年引来了安徽亳州药材老板李芳全到本县发展中草药材种植。当年,该县一些农户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种植了500多亩菊花、杜仲、白术等中草药材,有的农户当年就受益,尝到了甜头。但有的农户由于技术和管理不到位,收入甚微。为此,药商李芳全为在瑶乡发展中草药材种植,提高农户的积极性,派出技术员到山间岭地向农户传授中草药材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向农户提供药材苗木和技术服务,并向农户承诺保证回收药材,让利于农民。药商李老板的行动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中草药材的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2500亩发展到今年的5600亩。
李芳全说,恭城是瑶乡,山岭面积较大,无论气候和环境,都很适宜中草药材的种植。只要农户管理到位,就能种植成功,就会有收入。种植一亩菊花、白术、丹参、杜仲等药材,除去成本,当年每亩收入少的有2000元,多的有3000元以上,比种花生、红薯、玉米、竽头等经济作物的效益好,且易管理,投资少、见效快,是理想的短平快项目。李老板笑着说,恭城农民今年种植的5600亩中草药材,按每亩最低2000元收入算,全县今年至少可增收1120万元;药材按1.3%纳税,财政也至少能增税1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