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玲璋:确定国花 梅花更为妥当 可促进海峡两岸的团结

2009年03月09日 11:26园林在线佚名

中国园林网3月9日消息:中国的国花是什么?有人说是牡丹,有人说是梅花,翻开共和国的历史,虽经过多次评选、推举、投票、辩论和表决,但中国尚未经过法律程序正式确立国花。

相关新闻:

宗立成:确立“国花”能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

政协委员建议梅花牡丹为国花 时代呼唤一国两花

药厂经理选国花不务正业?宗立成委员回质疑【评】

江苏:委员建议确定牡丹为国花代表称确定市花更可行

两会住鲁委员宗立成:花卉王国不能无国花 可刺激经济

中国为什么没有国花—— 关于国花评选的种种争论综述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宗立成提议,确定牡丹为国花。为此也引发许多热点和网友争议。来自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严玲璋女士就此事来函给“园林在线”,并“立国花”一事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原文如下:

3月4日我在凤凰卫视上与一位政协委员议论国花问题,由于言不尽意,故在此再谈几点意见:

一、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确定“国花”的提案,是件大好事,这标志了我国在“人与自然和谐”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在生态文明上了一个台阶;

二、该委员提“牡丹”为国花,我不能认同,特别是他提到牡丹的经济效益高,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如何大等,更不能赞同,因为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很多花卉都可以产业化,也都能推动经济发展,这难道能成为国花的主要理由,岂不是大大降低了国花的地位了吗?;

三、国花不仅要外形美更重要的是要内在美,且不说“梅花”单株栽在室外,也可很美,可入画,成片栽就成为“香雪海”,更美,对牡丹来说,就只能群栽了。而在内在美方面更是大相径庭了,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的诗词中对牡丹离不开荣华富贵,而对梅花则是赞赏它迎着暴风雪顽强生长、坚贞不屈精神,从唐代杜甫、宋代苏轼、王安石、陆游、清代曹雪芹、近代毛泽东、陈毅等历代诗人的作品中,都可看到他们热情歌颂的是梅花在逆境中表现的傲骨精神,这就是两者不同的内在美,从此可以看出何者更能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

四、何者更有群众基础?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历史,早在1987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园林学会、《园林》杂志社、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联合主办了“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活动,得到了海内外广大群众响应,从除台湾省以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群众以及海外华侨、华人,有各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员参加,从选票的反馈看,其结果是:冠军 梅花,亚军 牡丹, 季军 菊花等等,还邀请了来自全国的100多位花卉专家评选,其结果与群众相同;这是我国花卉史上的一次创举,这个历史事实较客观的反映了民意。最后,我想孙中山先生时期定了梅花,为了共同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也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团结,更有利于统一,确定梅花为国花最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