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次直播省厅官员选拔面试 面试者拘谨

2008年09月25日 08:42新华网
    中国园林网9月25日消息:“各位评委,非常高兴能够参加全省竞争性选拔干部活动的面试活动。我回答第一个问题……”、“贫穷不是生态,发展不能破坏”、“环境保护工作要树立个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3日14时许开始,通过浙江卫视、浙江在线网站的全程直播,现任永康市委书记徐建华等八位参加竞争性选拔省环保局副局长职位面试的候选人展现在广大市民眼前。

    突破首次推出直播“面试”

    浙江省委9月初推出了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等38个省直单位领导干部职位,省级机关15个处级领导职位、66个主任科员以下公务员职位进行竞争性选拔,推出的职位数量高达119个,是浙江历史上以竞争性选拔方式推出职位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次。

    9月4日开始报名以来,浙江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9月14日的笔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3646名同志参加。根据笔试成绩,按照8: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了887名面试人选。

    从1986年以来,浙江省已经开展了9次公开选拔干部工作,而这一次竞争性选拔工作则首次将其中的两个职位的面试(省环保局副局长、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通过电视和网络面向全国直播,全程公开工作信息,让群众监督。

    评委“阵容豪华”有20群众

    在昨天的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职位面试现场,面对候选人的评委席有好几排,不仅有10位领导和专家评委,还有由省市环保系统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层及以下干部和其他方面代表所组成的20位群众评委。

    面试现场还有来自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的两位监督人员,对整个面试过程现场监督。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面试出场的顺序由临时抽签决定,结果顺序是:现任的永康市委书记徐建华、嘉兴市秀洲区委书记祝亚伟、永嘉县委书记卢春中、苍南县委书记章方璋、温州市瓯海区委书记谢再兴、湖州市南浔区区长高屹、衢州市衢江区委书记毛建民、温岭市市长叶海燕。

    考试上午调研下午谈感受

    经过抽签,徐建华成为第一位面试出场的考生。据了解,昨天上午,省委组织部特意安排了全部考生到临安进行调研,此行也成为八位考生下午面试首先回答的“公共试题”。

    担任昨天面试主评委的是浙江省环保局局长徐震。他向每人问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谈一下临安之行的感受;第二个是如果就任省环保局副局长,请结合报考的岗位实际,作一个陈述;第三个问题是回答两个问题:对目前正在试行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看法;如何做好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作为第一个出场的面试者、现任永康市委书记的徐建华回答说,贫穷不是生态,发展不能破坏。临安过去也是很穷的,但现在通过几年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工作,把经济生态化、把生态经济化。绿水青山确实真正是“金山银山”。他举了一个自己亲眼看到的例子,一个山村过去卖山头,后来卖山货,现在卖生态,发展农业特色企业、特色产品,这些生态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创收。农民收入达到8000多元。

    现场面对镜头大多拘谨

    每个面试者站到发言席上,虽然有的飘逸洒脱,有的沉稳平静,但是能看得出表情轻松的不多。面试后,徐建华谈及自己的表现面露微笑。“满意不满意,自己还说不好,但至少这次经历很有意义。”

    记者注意到,一位面试者平均一句话中有3个“这个”或“啊”。祝亚伟说,“刚才在里面还是非常地紧张,毕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面试,不光面对的是现场的评委和嘉宾,还有电视机前无数的观众朋友。”如果要给自己打个分,有60分就好啦。

    作为唯一女性候选人的叶海燕则直言不讳,如果事先知道这次面试是直播的话,报名时就会犹豫了。她认为,现在的领导干部在加强与媒体沟通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面试现场,整个过程很安静,更听不到掌声。“就是要有考场的氛围嘛。”一名坐在后排的代表说,而且大家都拿着测评表在打分,也没法顾及鼓掌的事情。

    结果卢春中等三人成考察人选

    经过面试选择,浙江省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办公室现场宣布:现任永嘉县委书记卢春中、嘉兴市秀洲区委书记祝亚伟、湖州市南浔区区长高屹三位面试者成为竞争性选拔省环保局副局长职位的考察人选。

    面试结束之后,浙江省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办公室将组成考察组,对考察人选进行全面考察,最后根据考试成绩和考察情况决定任用人选。

    网友观点“能短信投票就好了”

    浙江省此次公开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做法,得到了很多网民的支持。网友撄宁说,选择一个合适的人担任重要职务,是对这个岗位的负责,也是对人民的负责。通过开放性的选拔接受大家的监督,这个方法真的很好!

    有网友认为,这么多评委参与其中,有利于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代表说,对某些代表回答的问题很不满意,“20分钟的时间,套话、空话还是太多!承诺太少,不敢于承担责任!分析较为就事论事,不够深入和系统!我不满意。”

    还有网友建议,“能短信投票就好了。否则评论也没有任何用啊。”“应该接受短信投票,体现更大范围的公选。”

    专家观点“直播PK”让“承诺”公开

    多年来,干部的选拔任用一直沿袭着组织部门作方案、党委集体研究定夺的用人机制。而这种“集体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主要领导拍板“一锤定音”。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建华认为,这样的话,干部的选拔任用往往陷入了“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用人怪圈,其弊端显而易见,容易滋生腐败现象。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选拔程序缺少透明度。

    杨建华表示,直播面试就是让候选人站在阳光下任由公众评说,这恰是实现组织意图和群众意愿有机结合的最好途径。更为具有意义的是,直播将候选人的“施政纲领”公之于众,这是承诺,更是监督,它能增强当选者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从而恪尽职守、勤政为民、谨慎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