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11日消息:“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环保购物袋,留作纪念吧。”8月9日,贵阳一对崇尚环保的新人用自行车取代轿车、用T恤取代婚纱、用环保袋做“创意回礼”、不要喜烟鲜花礼花气球……这场简单而喜庆的“环保婚礼”给很多略过市民、亲朋好友上了一次“环保课”。
“我们都是环保支持者。可很少有人知道,一场传统婚礼会对环境造成多少污染?我们希望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大家,这也让我们的婚礼更有意义!”从事物资回收工作的新郎袁梓民和从事室内设计的新娘余文燕兴奋地告诉记者。
下午3点,12辆插着北京奥运会会徽小旗的迎亲自行车队,喜气洋洋从化工路口驶过。没有隆重的婚纱和西装,新郎新娘身穿棉质“情侣T恤”,在自行车队里。
“不用婚车、不穿婚纱都是为了环保。”新郎告诉记者,若是用10辆轿车组成车队,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5棵树花一个星期时间才能吸收完,而婚纱属于非有机面料,降解时对土地有污染。
“为鲜花保湿的花泥中含有的酚醛树脂,是塑料的一种,几乎无法自然分解;4颗礼花要用掉半平方米的木材;1000个气球完全分解至少需要400年……所以,这些东西我们统统都不用。”从事物资回收工作的新郎对每种材质“污染指数”都有深入了解,现场为亲朋好友上起了“环保课”。
记者留意到,时下婚宴现场最流行的荧光香槟也被取消,新郎解释说:“荧光剂含有致癌物,如果每次用完荧光香槟都不做处理随便倒掉,日子久了会怎样?”
为了节约纸张,两位新人几乎全部用短信、电话代替传统喜帖。新郎袁梓民做过一番计算:200张请柬大约等于0.065棵树,而且“送请帖要坐车,发短信节约时间又环保”。
在迎接宾客的时候,新娘手中的喜烟和打火机也不见了。“吸烟的危害不用多说,取消发喜烟这个传统环节,我们也犹豫了很久。”为了弥补这个环节,新郎新娘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发环保购物袋,作为“创意回礼”。每位前来的客人,都得到了由新郎新娘精心印制的一个淡蓝色购物袋,上面写着“我奥运、我环保、环境因我而改变”,这也正是新人的心愿。
第一次看到新郎新娘结婚发环保袋,不少路过市民都好奇地围过来看,新郎新娘也大方地向大家赠送了一些。接过新人手中的环保袋,市民兰先生连声祝福他们:“这种方式环保又有意义。”这让新郎袁梓民感到很欣慰:“看到大家这么支持,我们的努力没白费,也希望大家都能分享我们的喜悦。”
近来,随着贵阳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提倡环保、简约的“素婚”已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贵乌路一家酒楼经理平明春告诉记者:“平时一场30桌的婚宴,至少要收出100多斤垃圾,其中有很多是不可回收的,我们也赞成婚宴少用一次性杯具、气球等东西,在兼顾传统习俗时又做到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