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颁奖花最快6分钟扎一束 用冰冻矿泉水降温

2008年08月11日 08:42竞报
    中国园林网8月11日消息:昨天,北京奥运会颁奖花束制作迎来首个高峰,63束“红红火火”登上了颁奖台送到运动员手中。加上比赛首日,共105束“红红火火”跟随奥运奖牌得主登上领奖台。

    颁奖用花当日到京

    昨天一早,从昆明空运来的5000支“中国红”月季和1800扎配叶送到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在两小时后,它们中的一部分就被扎成了奥运颁奖花束“红红火火”,送到了奥运场馆。

    据奥运花卉配送中心主任李建通介绍,奥运颁奖鲜花从昆明的花房到花卉配送中心一共只用了不到5小时,比正常运输时间要快6到8小时。每天从7点半开始,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分7批运送花束,保证每束花提前4小时抵达比赛场馆。

    李建通说,颁奖花束花材都是现用现采,主花材每天从基地采回后先进冷库,第二天空运进京,当日的颁奖花卉一般都是用当日到京的花材。

    最快6分钟扎一束

    昨天,记者在奥运花卉配送中心看到颁奖花束的制作过程。首先,花艺师从冷库中取出月季后,用专门的小刀将刺剔干净,制作中,对用花要求很严格,每个花朵高4至5厘米,每朵花的花蕊到最外延一层花瓣的距离为两厘米,不符合要求的都被淘汰。

    花艺师采用螺旋系法扎花束,3朵月季组成“塔尖”,其余6朵在周围“众星捧月”。为了保鲜,颁奖花束制作要尽量节约时间,在花艺师们的巧手上,一束颁奖花卉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按规定,扎一束花最多15分钟,但我们一般8到10分钟就能完成,最快的只要6分钟。”

    冰冻矿泉水降温

    制作好的“红红火火”颁奖花束随后被放进高45厘米、长55厘米的特制“保鲜箱”,4束一组用专车送往奥运场馆。“保鲜箱”里还有一个“小秘密”———四个角各有一瓶被冻成冰的矿泉水,这样做的好处是垂直降温,受力均匀,而采用冰块的话,花束底部与顶端的温差太大。

    而冷库的温度经过多次试验,确定为15℃-18℃,“不能太低,否则与室外温差太大,花受不了。”

    8月23日用花量最大

    李建通介绍,在9日和10日送走105束“红红火火”后,8月16日、17日,以及21日以后,颁奖花束配送将达到最高峰,其中8月23日一天就将有394束“红红火火”登上颁奖台。为防止出现意外,还要按25%的量做出“替补”花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