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火炬传递城市:安阳旅游简介

2008年07月28日 08:52腾讯体育

    殷墟与甲骨文

    中国园林网7月28日消息: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广德说,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目前,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走遍华人社会,即使方言难以交流,方块字写在纸上,一目了然——亲不亲?文字根!


    太行大峡谷

    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境内,沿京珠高速(京广铁路、107国道)到安阳,转安林高速至林州,再转林石公路可达。距安阳市70公里。属于嶂石岩构成的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诸峰巍峨,沟谷秀丽,早在古代便有开发记载,是历代仙释之徒、圣人雅士游赏栖息之地。太行大峡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峡谷,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公里,海拔800-1736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总面积约112平方公里。东侧为林虑山,西侧为南太行山主峰,谷底为浊漳河的支流——露水河上游河床。此嶂谷景观,系亿万年前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岭谷并延的中山地貌,后经由南北走向的露水河长期下切形成。

    峡谷陡崖峭壁,河谷多级台阶切割,支河支沟多瀑布急流。新构造运动的间断上升,还形成多级河谷叠置的地貌。下部的深切嶂谷和中部的围谷状嶂石岩“套谷”地貌,以及山顶的奥陶系灰岩残丘是太行大峡谷内三种最有旅游吸引力的地貌风光。太行大峡谷景区向社会开放后,设立了电瓶车、中巴车、游艇等交通游览设施。每年的观冰瀑、赏桃花以及国际滑翔节,成为景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一大亮点。景区内群峰巍峨,峭壁如削;飞瀑高悬,潭幽池清;亭阁灵秀,台榭幽静;千花竞艳,万木争荣。专家学者们誉之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主要景观有太行之魂王相岩、幽谷水韵桃花谷、冬夏倒置冰冰背、寒冬绽蕊桃花洞、华夏之最桃花瀑等,还有“亚洲最好,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


    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处于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其历史悠久,从盘庚迁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为甲骨文的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1986年被国家列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安阳老城始建于后魏天兴元年,增筑于宋景德三年,改筑于明洪武初年,面积2.4平方公里,居民8万人,保存基本完好。

    安阳古城地势呈龟背形,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马道,城内街区布局具有中国典型的古城风貌。以北大街、中山街、南大街为中轴线,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整个道路布局呈片字形,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古城中庙、塔、楼、阁布置得宜,如高阁寺、文峰塔、城隍庙、小白塔等文物古迹,以朴素单纯的青灰民居作陪衬,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体。庙、塔、楼、阁的黄、绿、蓝等多种色彩的大坡屋顶与大面积民居的灰色屋顶高低错落,组成了极为丰富的古城空间轮廓。城中均匀散布着大小数十个坑塘,有暗河与护城河相通,护城河通过万金渠与洹河相接。坑塘周围绿树成荫,近处亭台楼榭倒影水中,造就了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

    在仓巷街、西大街两侧,保存比较完好的典型四合院和一些“九门相照”的多进式深宅大院遗存尚多,大部分为平房,白墙灰瓦,顶瓦仰铺,清砖沟缝,镂花巴砖结顶,中西合璧,格外精致。民居排列整齐,沿街宅门高大,多做悬山书檐门楼,庙面木雕装修精致,呈现出典型的明清城市街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