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5年夏,柳州“老市长”柳宗元到任之初,发出了“惊风乱飐芙蓉水(荷塘),密雨斜侵薜荔墙”的愁叹。而时下,柳江县一年一度的藕市正在热闹登场。百朋镇民间诗人韦宗棠写了首《咏藕田》:“五里百怀开新天,良田万亩两季莲。农家跟着市场走,仓满谷来袋满钱!”柳公要是见此情景,恐怕也会展颜一笑了。
“百朋‘玉藕’不仅仅是一项农业产业了,莲藕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折射为柳江县深刻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该县前文化局副局长、“老百朋”覃日山如是说。覃老认为,玉藕文化至少应包括创业精神、农民组织化、旅游文化和编织文化四个方面。
“玉藕之路”见证创业苦乐
据《百朋春秋》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该镇的莲藕只有五九、里团、怀洪等几个村委会零星种植。生产规模小,品质差,一年只能收一季。
怀洪村毓秀屯覃家运、覃福道等几户农民,率先踏上改良本地莲藕之路。他们到外地调回了大星藕和平南藕进行试种,一年下来每亩收入由原来的500元增加到1000元。初尝甜头的农户不辞劳苦,到湖北武汉良种藕基地引种,经试种,亩产达1500公斤左右;种出的莲藕不仅节粗白嫰,而且具有松、粉、香的特点,被外地人称为“毓秀玉藕”,每亩一年就有3000元的收入!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下到村屯宣传发动,同时还派人到武汉调种,大面积改良本地藕种。全镇种藕面积逐年快速上升。从1990到2000年10年间,从122亩121吨上升到10350亩16000多吨。
然而,莲藕多了,遭遇到卖藕难。“1996年烂市,莲藕1公斤不到4毛钱,喂猪喂牛都吃不完,堆在田头都成了路基。”毓秀屯覃修宣谈起仍然心痛不已。为打开销路和做大产业,由镇政府牵头,1997年5月成立怀洪莲藕生产流通技术协会,现有会员1250人。协会通过科技部门、种植大户和经纪能人,为农户引进优质莲藕品种,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应用信息网络手段,帮助农户销售产品。到2007年底,全镇双季莲藕种植面积发展到了3.3万亩,直接带动农户5843户。“百朋玉藕”打进了国际市场,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2000年5月,央视《变化中的中国》栏目连续播放了百朋镇农业结构调整专题片。
农民组织化带出一片绿
藕连阡陌,利益同归。单打独斗的教训使群众逐渐改变了观念,以莲藕技术协会为纽带,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规模经营的阵营中来。从1997年72人发展到2007年1350人,主要经纪人22人。莲藕技术协会给藕农带来的直接利益是显而易见的。除了科技培训不断改良藕品,理顺流通环节,还成功地带动公司化经营。2002年引进广西桂乐公司参与莲藕品牌开发,兴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形成“生产—化验—清洗—包装—保鲜—冷藏—外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当年莲藕基地全部通过无公害基地认定,2005年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2006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春藕地头收购价2.4元/公斤以上,比上年同期提高14%。全镇春季莲藕总产2.48万吨,农民增收730多万元。
在怀洪村莲藕协会的带动下,该县成团镇成立了鲁比村葡萄协会。2005年,怀洪村莲藕协会获区农业厅授予的“先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合作之星”称号,成团镇鲁比村葡萄协会获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柳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榜样。
旅游业创出“下伦模式”
以优化资源、突破现有农业产业局限性为出发点,怀洪村下伦屯人以“莲藕”为题,写下的数千米文化长廊——利用万亩原生态藕海、自然山水和村落文化资源,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2005年起,该屯通过“一藕两种四套养”(“一藕”指玉藕,“两种”指春夏双季种植,“四套养”指在藕田里套养青蛙、田螺、禾花鱼、塘角鱼)发展生态农业,依托“三景观”(酒壶山、覃连芳故居、盘崖古榕),建设“一馆两池三场”(农家餐馆,天然泉水游泳池和摸鱼池,风筝场、跑马场、烧烤场),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经统一规划实施、规范管理,形成了设施配套、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打造出集观光、饮食、娱乐和村落文化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项目。2006年4月下伦屯被评为柳州市首届“十大美丽乡村”;11月,通过了国家旅游局“国家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验收。当年接待游客8.5万人次,创收229.5万元。
独具特色的“下伦模式”已成为柳江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
别样“壮锦”编出幸福路
除了“时尚”旅游业,下伦人还有编织竹器的传统,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箩筐村”之称。随着双季莲藕产业化生产,需要大量的藕篓装运外销,下伦编织文化发扬光大。每年6月至7月,是莲藕收获季节。该屯党支部还专门制定帮扶公约,要求编织技术娴熟者教初学者,党员编织户联系困难编织户。如此一来,下伦屯全屯1250人就有1000人会编织竹篓,从花甲老人到七八岁学童,个个会编。每当市场藕篓需求量猛增时,大人忙不过来,中小学生放学后就充当助手,形成了男女老少齐上阵的生动局面。为备急时之需,下伦人平时也利用农闲时节编织莲藕包装筐,“编”出了一条别样的致富路。据悉,2007年就卖掉藕篓13多万只,总收入达26万多元,仅藕篓一项,实现户均收入9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