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屋顶绿化发展综述

2008年06月20日 14:59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的是城市绿化,而目前城市绿化最大的难题是城区缺少土地。屋顶绿化因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日渐被人关注。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屋顶绿化已很普遍。我国的屋顶绿化经过8年的研究实践,已在上海、深圳、厦门、广州、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成功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景观和生态效果。

    屋顶被称为城市建筑的“第五面”,屋顶绿化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提高绿地率最有效的方式,有利于改变空中景观,体现现代大城市风采;有利于保护生态、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遮荫覆盖、降低室温、噪声和城市热岛效应、节水节能、保护屋顶结构和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环保效益巨大,并且其经济效益同样不容忽视。以绿化成本为例,在杭州中心城区,绿化1万平方米土地,加上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在内,约需3000万元,而建造1万平方米屋顶绿化的投入只需约300万元,约为前者的1/10。更为重要的是,屋顶绿化能陶冶情操、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城市各种功能的发挥,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1屋顶绿化方式和迅速发展原因

    1.1屋顶绿化方式

    由于建筑物的多样性设计,造成面积大小、高度不一、形状各异的各种屋面,加上新颖多变的布局设计,以及各种植物材料、附属配套设施的使用,形成类型多样的屋顶绿化。屋顶花园按高度分为低层建筑屋顶花园和高层建筑屋顶花园两种;按空间组织状况可分为开敞式、封闭式和半封闭式3种;无论哪一种屋顶花园,其设计手法与地面庭院大致相同。从使用功能来看,可以划分为花圃苗圃型、棚架型、庭院型、草坪地毯型、立体多层型、花园型、经济开发型等几种主要类型。目前屋顶绿化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针对承载力较弱、事前没有绿化设计的轻型屋面,采用适合少量种植土生长的草种密集种植的地毯式绿化,地毯式绿化种植各类地被植物,若采用图案化则效果更佳。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成功的适用于轻型平屋顶绿化的“屋顶绿化一次成坪技术”,该项技术已获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并通过了上海市高新技术转化项目认证,已在上海和北京均有5万平方米以上的应用面积,是上海和北京屋顶绿化面积最大的一个推广项目[1]。此技术选用景天科的佛甲草,其特性肉质、矮小、匍匐生长、节上生枝、自生自繁、极耐旱抗寒耐瘠薄,冬季绿色减淡而不死,春来又返绿,节水、省工,几乎不用管理。用2~3cm厚的基质材料在基地培植的草坪块,能在屋顶一次铺植成坪。与刷涂料、铺塑板(垫)、平改坡等屋顶治理方法比较,成本较低。专家和媒体称这种景天科植物为目前屋顶绿化的的最佳植物。二是针对承载力较强的屋面,种植乔灌木树种的花园式绿化,这种方式适用于面积较大的屋顶,多用于高级酒店、宾馆和高层建筑,使屋顶空间变化多,产生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效果,如杭州武林广场东侧一屋顶花园建在有拱桥相连的两座3层楼顶上面,有足球场大,园内栽有50多种花木,四季如春,在它的四周是高出几层的居民楼,住户只要打开门窗就如同置身于花园一般。三是组合式,即自由摆放,主要在屋顶四角和承重墙边用缸栽盆栽方式布置的屋顶绿化,这种方式比较灵活。选用何种方式要根据屋顶的荷载量、载重墙的位置、人流量、周边环境、用途等来确定。棚架式绿化用于种植藤本植物,如葡萄、猕猴桃等,因为栽培基质和棚架立柱可集中安放在承重墙上,棚架和植物荷载较小。这种绿化方式对屋顶所加载荷较小,一般的屋顶结构均可承受,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前低矮裙房的屋顶。花圃苗圃型如重庆一些楼房屋顶种起了红薯、辣椒及花卉;成都一些屋顶不仅种花,还建起苗圃、药圃、瓜园,其屋顶绿化面积已超过10万平方米,屋顶花园已达数百座,较大的花园面积达2000平方米。[2]

    1.2屋顶绿化迅速发展原因

    一是由于人们对城市绿化认识的提高,迫切要求搞好绿化改善和美化环境;二是都市市区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绿化用地不足,需要寻求新的绿化途径;三是建筑技术水平提高,提供了质量可靠的屋顶,绿化技术和艺术水平的提高,使得屋顶绿化荷载减轻、造价降低、技术简便、效益明显,从而大受欢迎。[3]四是利用空间经济便捷。城市是建筑物密集区,也是人口密集区,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挥着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等中心地位的作用。合理、经济地利用城市空间环境,始终是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追求的目标。除地面绿化形式外、其他的立体绿化形式如棚架、墙体、阳台等都在城市绿地系统构成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棚架绿化的作用往往局限于一点,墙体绿化的作用是在一个面上,屋顶绿化则是在城市的立体平面上发挥作用。长期以来、城市大量闲置的平顶屋面往往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发展屋顶绿化为此提供了经济便捷地利用城市屋面空间的手段。

    2屋顶绿化技术

    屋顶绿化是以建筑物顶部平台为依托,进行蓄水、覆土并栽种植物的一种绿化形式。

    2.1种植区构造及施工

    种植区在屋顶防水层以上包括排水层、过滤层、种植基质层三部分。种植基质用人造轻质土,配置的基质需要具备以下特性:质轻、保水、透气、保肥、低成本,不易被雨水冲走。可用腐叶土、锯木屑、珍珠岩、蛭石、泥煤、粉煤灰、草碳等材料按比例混合而成,容重约900kg/m3,或用专业工厂生产的人造轻质土。基质层厚度根据栽培植物不同,一般在10~75cm之间,一般栽植草皮的厚度需10~15cm,栽植低矮的草花需20~30cm,灌木土深40~50cm,小乔木土深60~75cm。[4]过滤层的作用是防止种植基质随雨水或灌溉流失堵塞排水管道。可用玻璃纤维、尼龙布、金属丝网、无纺布等。防水层的作用是排去多余雨水和灌溉水份。可用陶粒、碎石、泡沫块、蛭石、塑料粒等。为充分利用雨水,减少灌溉,可将排水层下部作为蓄水层来储存水份。排水层厚度一般5~20cm,如果设计蓄水功能,排水层厚度不能底于10cm,设计蓄水高度占排水层厚度的1/2~3/4,设置完整的排水系统。除溢水孔、天沟外,还应设置出水口、排水管道等,满足日常排水及暴雨时泄洪的需要。[5]另外,在严寒地区种植屋面的边墙,要考虑种植土冻胀对边墙的推力。花台床埂严禁使用女儿墙作为其边缘之一,并应在床埂与女儿墙间留出净宽符合要求的天沟。

    2.2屋顶防水抗渗漏设计

    植物根有很强的穿刺能力,特别是树根,年代越久,扎得越深,并且分泌一种腐蚀力强的液汁,许多防水材料经受不住它的腐蚀。科学合理设计好保护层、防水层、隔离层等,尤为关键。保护层用来保护防水层,它处在防水层和排水层之间。其作用有两个:一是防止铺作排水层的卵石伤害防水层;二是防止植物根扎伤防水层。迄今尚未找到最有效、最耐久的保护层材料,目前一般选用铝箔面沥青油毡、聚乙烯卷材或中密聚乙烯土工布。防水层:种植屋面应为二级建筑设防,至少作两道防水。如用合成高分子卷材和涂料,上为1.5cm厚的P型宽幅聚乙烯卷材,或1c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下为2cm厚的聚氨酯涂膜或硅橡胶涂膜,或上为高密度聚乙烯卷材,下为硅橡胶和聚氨基涂膜。如用沥育基卷材,可采用迭层,均为聚酯胎SBS、APP改性沥育卷材,厚度为4~5cm,满黏法黏结,覆面材料为金属箔。在屋顶绿化实施过程中,无论加砌花台、水池及安装水、电管线等,均不得打开或破坏屋面的防水层或保护层,宜在建筑物设计时同步设计绿化屋顶,预置管线和亭、台、架、立柱等设施位置。隔离层:有时候出现耐根穿刺层和防水层不相容的现象,为此中间加一道隔离层。隔离层采用聚乙烯膜、纤维布、无纺布或抹一道水泥砂浆均可。

    2.3植物选择

    植物成活与生长的好坏决定于其生长的立地条件的优劣。由于屋面自然条件的限制、用于屋面种植的植物材料比地面使用的植物材料要严格。一殷来说、应选择适应性强、长日照的浅根性小乔木以及灌、花、草、藤类植物;深根性、钻透性强的植物材料不宜选用,生长快、长得高大的乔木应慎用。一般而言,屋顶绿化用的植物应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乡土植物材料比较适宜、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也可选用其他的植物材料。[3]对符合下列条件的植物应优先应用:抗风力、抗倒伏力强的;耐极端温度的;耐干旱和耐瘠薄土层的;叶子革质或腊质,抗干热风能力及辐射能力强的;根系对屋顶侵蚀破坏作用小的。屋顶绿化一般用草坪、地被、灌木、藤本植物较多。小乔木作为孤赏树可适当点缀,大乔木极少应用。草坪可选用佛甲草、马尼拉、狗牙根等;地被可选用红花酢浆草、麦冬等;灌木选择范围较广,如梅花、月季、牡丹、榆叶梅、石榴、黄杨等;藤本可用紫藤、凌宵、三叶地锦、常春藤、葡萄、木香、金银花等;小乔木选用长成后树冠较小的树种,如红叶李、女贞、龙柏等;果树和蔬菜宜选用矮化苹果、金橘、草莓、青椒等。根据德国资料,山毛榉、欧洲黑桦、松树、欧洲红松、金合欢属、桤木属、山毛柳属、落羽杉属、竹科等植物不宜在屋顶绿化中应用。在具体的植物设计中,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⑴屋顶高度一般说来,距地面越高的屋面,自然条件越恶劣,植物选择要更为严格;⑵应尽可能地选用适应性强、生长缓慢、病虫害少、浅根性植物材料;⑶考虑布局设计的需要、功能发挥和观赏效果、防风等安全性的要求、水肥供应状况;⑷退台式屋面还要考虑墙体材料和受光条件等。

    3屋顶绿化应注意的问题

    3.1新建筑物的屋顶绿化,园林设计人员应提前介入

    在工程设计时作为一项专业工种参与设计,使屋顶绿化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使屋顶绿化的设计风格与建筑物的设计风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