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16日消息: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日前公布,我省新发现文物点达1200余处,以古建筑、古墓葬和摩崖石刻居多,其中迪庆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金沙江岩画为云南首次发现。
为进一步摸清我省文物家底,去年4月,我省启动了第三次文物普查,今年2月进入实地
田野调查阶段。本次普查的范围从人们熟知的古董、古玩、古物等可移动的文物,到古建筑、古桥、古塔等不可移动的文物和古建筑群、古村镇、古城,一直扩展到老字号遗产、乡土建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文化线路等。许多以往被忽视的文化遗产种类将逐渐被认识到其蕴涵的重要价值。
截至目前,全省各普查队共调查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300余处,其中复查文物点1100余处,新发现文物点1200余处。
别墅与古建筑
吴家营发现清代万丰寺古建筑
万丰寺古建筑:此次普查中发现了一些珍贵的别墅与古建筑,其中位于昆明市吴家营街道办事处下庄社区的万丰寺,寺内山门、前殿、观音阁、正殿、大殿整体保存完好,为清代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现为多户村民居住。
严燮成别墅:现为云南省干部疗养院四号楼的该别墅为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庭院宽大,花木扶疏。严燮成(1891-1956),大理白族人,是民国时期云南著名商号永昌祥的总经理,闻名省内外,有“工商巨子”之称。其父严镇圭是永昌祥的创始人。1941年,严燮成为“地方公益”与喜洲的绅商合作,投资黄金300两,在喜洲阳溪建了一个30瓦的小型水力发电站,这个电站虽小,却是云南建起的第二个水电站。
杨汝轩别墅:别墅位于螳螂川以西三潮圣水旁,原有占地达50亩的果园。现存主体建筑一中西式结合的平房,该建筑面阔四间,墙体皆为石砌,单檐歇山顶,卷脊,出檐较深,檐角飞翘,显得雄浑坚固。杨汝轩(1895一1979),宾川县平川乡盘谷村人,1911年在云南讲武堂丙班学习,辛亥革命爆发后,在昆明参加“重九起义”等。
礼义古桥:位于安宁市县街镇礼义村,桥有三孔,横跨于八街河上,桥旁立有三块石碑。现石桥保存完整,仍在使用,周围环境清幽,宁静。
最珍贵的摩崖石刻
金沙江岩画令人惊奇
迪庆藏族自治州海拔1670-2300米的金沙江流域,分布有面积达110平方米的金沙江岩画。普查人员对三坝、洛吉、金江等区域进行了4次调查,新发现了仙人洞、花岩、川卡若、姆足吉等11个岩画点,了解到10多个新的岩画线索。
此外,还在德钦县城至阿东的茶马古道旁,新发现了几处扎达茸摩崖石刻,石刻所在海拔为3330米,石刻面积有365平方米,共刻有佛、菩萨、护法、天王、上师等像20余幅,另有10多平方米的藏文石刻。经当地藏学专家、高僧和西藏的文物工作者初步鉴定石刻的主体为元代以前的遗存。
近现代重要史迹
昆明发现抗战时期无线电台
普查也对20世纪遗产投入了足够的重视,位于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办事处昭宗村团山的发信台,建筑形式为中西式结合砖木结构,系国民政府交通部在昆明设立的“交通部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发射台的旧址,始建于1937年,1938年建成正式投入使用。发信台承担云南拍发往国内国际的无线电报任务,在抗战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时通信联系作用,为抗战的胜利和昆明的防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红庙收信台位于昆明市西山区前卫办事处(红庙村),占地约4亩,建筑形式为“中式折角形一层平房,一大八小”,该建筑1937年始建,1938年8月建成,1945年抗战胜利,收信台成为地方收信台,一直使用到1998年。该建筑是抗战时期保存至今较为完整,且是昆明城区为数不多的历史建筑。
从建筑的样式、历史上看,这两处建筑都具有重要的存史、资政、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