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14日消息:华亭县神峪乡吉家河村林农金天波在承包的3000亩荒山林地实行香花槐和核桃、杜仲、红松等经济林木套种,坚持走速生林与多年成材林相结合、生态林与经济林结合、林果业与药材、养殖产业相结合的立体式综合开发路子,实现了林果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使荒山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
华亭县拥有林业面积57.76万亩,其中宜林荒山和未成林造林地20多万亩。为了破解林木营造难、管护难的体制性障碍,作足生态文章,该县出台了《华亭县林地林木流转办法》,明晰产权,剥离林地经营使用权和所有权,允许继承和转让,确立林地承包户的经营主体地位,落实“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林权政策,让林农们吃了“定心丸”。有了自主经营权的林农们在自己经营的林地中放开手脚干事,开辟出了一块块引导乡亲们致富和改变家乡面貌的绿化“试验田”,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策底镇林农黄贵满怀信心地说:“种树就是“攒钱”,满山绿化就是‘建造银行’!”在市场杠杆撬动下,目前该县共完成荒山林地使用权流转7.9万亩,占到了全县集体荒山林地的40%以上,完成使用权流转的林地全由承包商营造,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6.6%。进入秋季,神峪乡草窝村农民王建国带领全家人来到承包的870亩荒山林地清除杂草,修枝剪丫,忙得不亦乐乎。他说:“荒山承包给农户以后,家家户户都‘把山当田耕,把林当菜种’,经济效益也不错。林地现在是我们的‘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