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12日消息:与去年“一花难求”的热卖情景相比,今年草本花卉市场需求量虽然大增,但由于盲目种植、二手黑市垄断等原因,造成草本花卉在数量增3倍的情况下,价格下跌七成,花农面临血本无归的处境。
昨日,记者在银川市西夏区学院东路和文萃路交汇处的一处种植基地发现,来自河南、河北等地的花农自发在此建成一个100多间温棚、300万盆草本花卉的种植基地,目前为银川市最大的草本花卉种植基地之一。目前,花农们正在为今年的第二个草本花卉上市期做准备。虽然这里有优质的土壤、丰富的水质资源,但由于缺乏宣传和政府引导,该花卉基地一直处于有价无市的状况。
花农谷守元原是西夏区一国有企业的下岗工人,5年前开始投资花卉市场。温棚草本花卉的生产时间在90天至120天左右,如能提前半年获得订单,就可保证较为稳定的市场供应量和较高的价格。但由于信息滞后,谷守元一直靠着自己的“感觉”确定种植数量。今年由于感觉错误,错过了上市时间,谷守元只能忍痛倒掉2万盆花,仅此一项损失上万元。据悉,盲目种植、盲目扩种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在花农中屡见不鲜。
另外,由于没有形成规范的草本花卉市场,给一些花贩子制造了牟取暴利的空间。这些花贩子凭借深厚的社会关系,从花农手中低价大量购进花卉后再高价卖给单位、企业。谷守元告诉记者,今年他的7个温棚中种植了30万盆矮牵牛、串红等草本花卉,比去年增加了3倍,但由于花贩子压低了价格,去年每盆售价1.2元的花今年只能卖到0.40元,下跌了近七成。为扩大销路,谷守元到内蒙古左旗、陕西定边等地跑销售,虽然获得了一些订单,但由于没有形成正规市场,售价依然很低。“去年挣了3万多元,今年种植的数量虽然增加了3倍,但很可能挣不到钱,甚至亏本。”
今年,银川市将迎来奥运火炬传递、自治区五十大庆等一系列重大活动,草本花卉的市场需求量远大于往年。然而,让种植草本花卉的花农们担忧的是,他们面临的这种状况不知何时能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