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万亩经济林迎风吐翠 百里绿色生机昂然

2008年05月16日 10:22甘肃新闻网郭得侠
    中国园林网5月16日消息:无论是在锁达路沿线,还是在位于大夏河畔的东祁路上,一排排行道树生机昂然;刘家峡库区沿岸和唐汪川里,万亩经济林迎风吐翠。今春,东乡县大搞经济林建设、荒山造林和绿色通道建设,再为大地增绿6.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荒山造林3.3万亩,经济林基地3.5万亩,三北四期工程5000亩,封山育林2万亩;建成绿色通道180公里,庭院绿化850亩;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15万亩,育苗2000亩。共栽植各类苗木468万株,其中扦插杨柳插杆1.5万株,点播柠条种子9000公斤。

    在今年的造林绿化中,东乡县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规划实施了以锁达路绿化带为重点的180公里绿色通道工程,以河滩垒滑坪花椒、考勒张家塬花椒、百和关卜酸巴梨、唐汪大接杏为重点的4个千亩经济林基地,以高山考勒沟等6个1万亩荒山造林点和5个千亩点;投入造林资金2370万元,搞好配套工程建设,实行先上水、后栽树,在河滩垒滑坪配套修建上水工程1处,埋设上水管道4000米,修建蓄水池3座。在锁达路绿化带建设中,投资40万元新购置浇水车3辆,修建简易水池28座,小型水泵2套,每天调动浇水车10辆,组织沿线乡镇投入30辆兰驼进行浇水,确保苗木成活率;工程建设中,严把整地、种苗、栽植、浇水、抚育“五个关口”,严格实行技术标准,造林工程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方式,坡地采用簸箕式集雨坑,荒山采用鱼鳞坑,台地采用网格式集雨坑。

    在树种选择上坚持适地适树,优先选用本地苗木,做到生态林、经济林、风景林多树种相互搭配;栽植中广泛选用带土运苗、泥浆蘸根、生根粉浸泡、截杆造林等技术措施,努力做到当地苗当地栽,当天苗当天栽。并对所有造林工程在苗木栽植后全面进行两次浇水,对苗木进行修枝、涂白、截杆包扎等抚育措施,对集雨坑、鱼鳞坑进行全面整修,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坚持“一分栽,九分管”的原则,对栽植的经济林按地块划分给农民,自行管护,自己受益。对机关单位栽植的工程,由机关单位树立标志牌,负责管护,一包到底,包栽包活,对其他造林工程分片划段配备专职护林员,落实管护报酬,保证了管护措施的落实。同时,在重点工程区设立了林业管护站,制定出台了《东乡县绿化通道林木管护办法》,坚持依法治林,严防人畜破坏,保证了苗木的保存和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