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5日消息:前不久,增城市派潭凉粉草民合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成为广州市获此殊荣四家单位之一。“民合社”带领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日前,记者到派潭凉粉草民合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采访。
保护价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派潭凉粉草,与荔枝、丝苗米、乌榄并称为“增城四宝”,因其具有叶浓、枝幼,色黑而有光泽,含粘胶质丰富等特色而闻名。
“以前没入社之前凉粉草一公斤最高才能卖5元,现在好了,加入合作社后,我们家凉粉草不仅不用愁销路了,而且还有能卖个好价钱,最低也有6元/公斤的保护价做保障,放心多了。”一说起入社前后的变化,派潭七境村农民石金高就打开了话匣子。
石金高种植凉粉草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了。前年种植的10亩凉粉草,因为是外地商贩到他们田里去收购的,卖不起价钱,一年下来除去成本,收入只有7000元。加入凉粉草民合专业合作社后,他今年把种植面积扩大到30亩。石金高掰着指头算着,“今年如果按照保护价6元/公斤计算的话,每亩产量350公斤,今年总收入大概有6万多元,去掉成本,保守估计也有3万元的年收入了。”
到目前为止,像石金高一样加入到派潭凉粉草民合专业合作社的农民社员就有118户。今年3月,增城市供销社与生产王老吉凉茶的加多宝集团公司签订凉粉草种植收购协议,按标准无限量收购供销社提供的凉粉草,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调整价格,并设最低保护价格为6元/公斤向种植户收购。此举减少中间环节,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凉粉草产业的发展。
基地化专业种植带动农民致富
派潭凉粉草虽然是增城市四宝之一,但以前由于农民种植的凉粉草都是分散自行销售,抗市场风险能力差。为了发展壮大派潭凉粉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城市供销社在2005年就将凉粉草作为该社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通过三年的实践,在去年9月依法注册成立增城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城派潭民合凉粉草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产前的生产资料准备和供应,产中技术培训和产后宣传、信息、网络及产品销售的服务,并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培训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农民提高产品质量,广泛引进客商,完善中介服务。
据介绍,2005年,派潭供销社就以基地带动的做法,在高埔村试办专业合作社,种植50亩凉粉草基地,带动农民102户,当年实现销售20多万元;2006年,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派潭供销社与专业户领办成立了凉粉草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86户,基地种植70亩,带动农民360户,使农民实现收入70多万元;2007年,注册成立凉粉草专业合作社后,入社社员118户,同时扩大基地种植面积,在派潭镇亚如?村种植100亩凉粉草,带动农民500多户,实现销售收入近100万元,使农民增收。
派潭民合凉粉草专业合作社主任罗力生说,该社按照“产前下定单,产中助管理,产后帮营销”的服务模式,全方位地为农户提供服务,以抵御市场风险,稳定市场价格,提高种植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到目前为止,该社已与农民签订种植凉粉草的面积达6680亩,按保底价每亩收入约为2100元,可助农增收1400多万元。目前,在专业社的带动下,专业社与农民种植的面积共达万亩以上,估计2009年的种植面积将达到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