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8日消息:西湖水面残荷尚在,却有人已在打今夏第一朵荷花的注意了。一职业报料人昨天说,“有很多市民在跟景区保安预订这朵荷花,最高出价140元/朵。”
到底有多少市民在“预订”这朵荷花?真的是“有很多市民”吗?还是仅仅几个报料人为争利在炒作?
谁在关注
“西湖第一荷”
报料者冯先生说,今年最先出价的是一名姓钟的摄影爱好者,他向景区保安报价140元,比往年要高。
对于一名摄影爱好者来说,他为什么非得拍第一朵?如果是第二朵、第三朵又有什么不同?在被媒体爆炒6年之后,“西湖第一荷”还具有新闻价值吗?
记者试图联系这名摄影爱好者,冯先生说此人是他的朋友,曾向他表示“对此事保持沉默”,因此不能向媒体透露此人的电话。记者此后试图通过景区保安、摄影家协会等不同途径了解此人,但毫无结果。
这名姓钟的摄影爱好者是否存在?在岳庙附近值班的景区保安姜先生告诉记者,确实有人打算以140元的价格向他购买第一知情权,但此人身份他不了解,此后也没有第二个人报价。
冯先生是一名职业报料人,谙熟媒体的操作方式,他有时甚至会特别“策划”媒体所需的新闻点。
没有人知道钟先生的存在,唯一和此人有联系的人又讳莫如深,有人说这只是某些报料人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为什么
爆炒西湖第一荷
报料人为什么要策划这出戏?一切来源于杭城媒体对“西湖第一荷”不同寻常的关注。去年此时,有报料人向媒体报料——很多人向保安花钱购买西湖第一荷的情报,凭此报料,他从各家媒体得到了不菲的报料奖。
杭城媒体对西湖第一荷的关注,无疑让新闻报料人动心。
去年的5月18日,有报料人在北山路发现一朵荷花骨朵,顷刻间,20家媒体蜂拥而至。有人戏称,报料人俨然成了“民间新闻发言人”。
一朵小小的荷花为什么会如此轰动?年年岁岁花相似,但在媒体人的眼里,每年的“西湖第一荷”真的是不一样的吗?
有媒体评论说,这时候荷花不仅仅是荷花了,而成了公众价值和趣味取向的“发言人”,往深处想,其实是人们对于城市生活品质的关注……
西湖的美
是更宽泛的
昨天在西湖边,一位游客对记者说,对一朵荷花的关注长达6年,这在外地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你们难道不烦吗?”他疑惑地反问记者。
而摄影爱好者吴先生说,他一点也不关心到底哪一朵荷花才是第一,他觉得荷花最具意境的时候是下雪时的残荷。
可能只有悠闲富足的杭州人才有如此闲情逸致,以如此奢侈的姿态来对待一朵荷花。
莲叶田田、羞涩露头的荷尖,确实是惹人怜爱的。但水墨山水的西湖仅仅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当一种美被夸张放大,并被不断复制时,它的美还存在吗?
昨天的西湖边,莺飞草长,姹紫嫣红。
一个5岁的小男孩在一棵树底下蹲了半天,他说他看见了睡莲下的一尾游鱼。
一个悠闲的年轻人用手机拍下了一弯垂向水面的枝条,他说要把这种江南的韵味带到西北大漠。
在烟波浩淼的西湖边,空气中夹杂着花香,他们一脸恬静。
“西湖第一荷”已经变味
当一朵荷花被整个城市的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6年之后,“西湖第一荷”已经沦为媒体的一次集体秀了,这场秀是媒体缺乏创造力的表现。
老百姓只要荷花好看、荷花长得多就行,谁会关心到底哪朵荷花才是第一朵。
而某报料人为此特意导演了一出戏,当然有人会谴责他的“不够厚道”,但作为一个职业报料人,他有他的出发点和立场。他是“因为懂得”,所以才会导演这出戏,媒体的集体秀引诱了他。
如果有人把对美的向往和希冀寄托在荷花上,那也只是纯粹的个人体验。西湖的美同时也是一弯柳枝、一树桃花,更因为它千年积淀的人文和历史。
当一个记者对一朵荷花的纯粹个人体验被无限放大,其所引起的戏剧效果堪比芙蓉姐姐的脱衣秀。这不过是媒体的花招和技巧。
不仅仅是一朵荷花、一朵桃花、一朵梅花,或者是一只鸟,一棵树,同样具有此等效果。一条狗在央视连续曝光,它也一样会出名。这是媒体的功能。
如果说第一个采写“西湖第一荷”的记者视角独特,第二次是没心没肺地模仿,到第三次则是不折不扣的抄袭了。而一出戏能连续演出6年,年年如是,甚至让职业报料人杜撰线索继续演下去,这已经成为一出不折不扣的闹剧了。千万别再让“西湖第一荷”变味了,变得有“铜臭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