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展 奥运期间北京花卉用量将达历史最高峰

2008年04月24日 09:45中国贸易新闻网傅立钢
    中国园林网4月24日消息:近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作为目前为止我国举办的最大的花卉行业专业贸易展览会,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每年4月在京沪两地轮流举办。此次展会展示规模再创新高——展位多达621个,分布在北京展览馆的8个展馆,展出面积超17000平方。

    国际公司纷纷前来“淘金”

    走进展会,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老外特别多,此次展会汇聚了来自荷兰、比利时、德国、芬兰、丹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展商。展示内容从鲜切花、种苗到各类园艺资材;从栽培防治技术到温室灌溉设施;从园林(艺)机械到景观设计建设等,涵盖了花卉园艺产业链的各个方面。荷兰国家展团表演的花艺,更是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昆明代表处副代表杨阳告诉记者,荷兰的花卉企业与中国的花卉企业正以各种方式进行合作。根据荷兰贸促会与中国商务部签署的合作协议,云南省现共有5个与荷兰合作的项目,属在中国项目最多的省份,荷兰政府非常重视云南项目的相关工作,给予在云南发展的企业非常大的资金、技术支持。荷兰企业自身,也希望借助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大面积的花卉种植,与当地花卉企业形成共赢。杨阳也告诉记者,几乎所有荷兰大型的花卉与园林园艺公司都参加了此次展会。马来西亚国家展团的花卉展台的布置应该是本次花卉展上最吸引人的,参观者纷纷驻足留影,展团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也很看好中国的花卉市场,希望和中国政府及企业建立更多、更进一步的联系与合作。

    奥运拉动花卉产业繁荣

    围绕北京奥运会,本届展会举办了多种活动,展示北京奥运风采,让更多企业有机会参与奥运盛事,为此展会设置了奥运花卉专区,奥运会期间的各色新优花卉及绿植、地被提前亮相。此外,“2008北京奥运环境建设历程”、“后奥运北京花卉产业展望”、“国内外森林碳汇现状及北京发展对策”等奥运主题演讲会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的注意力。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高工王春城在“后奥运北京花卉产业展望:的主题演讲中透露,今年奥运期间,北京将在奥运场馆和重点接待饭店周边、奥运道路联络线、重点文化旅游点等地布置花卉,用花量将达历史最高峰。据他介绍,奥运期间将布置花带60多万平方米,仅草花用量就达7000万盆,比往年增加了4000万盆。各区县也将规划自己的摆花方案。由于草花生长期为8至10个月,从去年10月起花农就已开始为奥运培育花卉。

    北京拟定了奥运赛时花卉布置规划纲要,奥运重点地区花卉覆盖率将不低于绿地面积的10%。花卉专家称,如此大规模的花卉用量,仅靠几家绿化部门的生产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已动员京郊更多的农民扩大花卉种植规模,为奥运培育大批量的花卉。京郊花农户数在原有1200户的基础上增加1000户左右。为避免花农盲目投产,政府将采取信息指导、订单生产和下达技术指标等方法避免花农盲目生产造成损失。

    据了解,奥运会期间,奥林匹克公园、天安门广场、长安街、机场高速路、奥运村等重要地区都将披上“彩装”,其中天安门广场的摆花时间将从8月一直持续到10月。

    针对奥运期间北京高温高湿的特殊气候,北京园林绿化部门选育了草花、花灌木、观赏草和水生植物等500多个品种,其中草花达100余种。为体现地方特色,北京还特别培育了蓝刺头、狼尾花和白花地丁等30多个野生驯化的乡土花卉,所选花卉的花色与形态独特,可适合在不同地方以不同方式布置。

    奥运后北京用花量只多不少

    王春城表示,明年北京用花量将翻一番,新增加的4000万盆草花,将带来6000万元花卉产值,花农成了“护花使者”,每户增收超过万元不是难事。同时他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占据世界花卉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强,即70万公顷,但产值仅500多亿元人民币,而世界花卉总产值达2000亿美元,造成如此大的比例失衡是因为亩产值的差异。国内目前花卉平均亩产值为5800元人民币,国际上平均亩产值为8000美元,而在荷兰,平均亩产值近40000美元。目前北京花卉种植面积5.5万亩,亩产值13000元人民币。

    他希望以奥运及2009年在北京举办的花博会为契机,做大做强特色花卉产业,加大花卉新品种的研发投入,增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花卉的品种。他认为,北京与国外相比,优势在于土地及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对于有些人提出的北京气候问题,他认为俄罗斯许多地方气候条件远不如北京,但其花卉产业发展很好。在他看来,京郊花卉市场潜力巨大。此外,他还透露,奥运会后,北京的用花量会只多不少。

    相关链接

    历届奥运会给运动员颁奖的时候,大家都会注意到颁奖时的鲜花。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作为希腊国树的橄榄树大出风头,在颁奖台上的奥运冠军无论手中捧的花束还是头上戴的花冠,都是橄榄枝编成,这样的设计和安排让全世界耳目一新,也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鲜花更是让世人期待。

    2007年12月1日,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落成,奥运会时,每天的赛事颁奖用花将从这里统一制作后,用密封车直接送进赛场。实际上,比起奥运会庞大的规模来说,奥运会的颁奖用花不算太多,大概也就是7000束鲜花左右,不过,相关方面为此下的功夫却着实不少。首先,奥运颁奖用花方案从设计到出台就经过了3年的时间。从2005年起,北京每年举办一次奥运会礼仪用花设计大赛,还召开了两次“奥运与花卉”大型研讨会,向全社会征集奥运颁奖用花、迎宾插花、室内插花和胸花的设计方案。来自首都各行业的插花高手汇聚一堂,展现绝技,一大批有创意的插花花艺作品涌现出来,供北京奥运会选用。其中,奥运会颁奖用花302次,总计近3000束鲜花;残奥会颁奖用花474次,预计需要近4000束颁奖花束。此外,除了北京各场馆的奥运赛事外,青岛的帆船赛和香港的马术比赛用花,也必须按奥运会颁奖用花方案完成。这些颁奖花束将全部由奥运花卉配送中心统一制作、运送。颁奖用花的主花材及主要配材也已确定,其要求是有中国特色,以北京当地花卉品种为主;老百姓喜爱的品种;符合国际礼仪要求。据透露,月季、牡丹、芍药等花卉品种颇受青睐。

    此外,奥运会颁奖用花还有几个基本要求,一是环保;二是结实,不能运动员一挥就散了;三是安全,比如不能扎手等,而最重要的是,鲜花必须保证“鲜”,一条硬性规定就是,颁奖花束必须8小时内保鲜登台!每天凌晨,奥运花卉培育基地根据当天颁奖用花量,将新鲜花材运抵奥运花卉配送中心。所有花材都必须是当天现摘的,一旦隔夜将弃之不用。奥运花卉配送中心的加工车间里,聚集了数十名专业插花高手,按照颁奖花束设计图纸,剪裁每枝花茎长度,要精确到毫米;每个花朵直径、每束花搭配的绿叶数量都要基本一致。花束扎好后,立即送往冷藏室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