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朵金花到百花齐放——婺源精心打造花产业

2008年04月22日 08:55经济新闻王培贵 单长华
    中国园林网4月22日消息:春天的婺源,8万亩遍布田野的油菜花开得灿烂,与徽派古民居交相辉映;20多万株粉红的桃花、淡红的樱花、洁白的梨花等花木镶嵌在公路沿线、景区景点。自古有红鲤、绿茶、黑砚、白梨“四色”特产的婺源,近年来又孕育出以油菜花为主导,各种花“百花齐放”的自然景观,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学决策,乡村无处不飞花

    婺源与云南罗平、贵州安顺、青海门源一道,被广大驴友并称为中国“四大油菜花海”,油菜花也被当地人喻为“第五色”,每年春天,怒放的油菜花铺天盖地,蔚为壮观。

    近年来婺源没有把油菜当作一种单纯的农作物来种植,而是把它与旅游嫁接起来,策应“中国最美乡村”建设,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双赢。该县每年都下发文件,鼓励扩大油菜生产,对种植油菜进行考评奖励,最大限度地引导农民投入到发展“油菜花经济”中来。继去年在全省首开先河出资10万元设立油菜种植奖励基金后,今年又出资20万元重奖“造花”功臣,使农民成为“农家乐”的直接建设者和受益者。

    在政府的引导促动下,各地创新多元化投入模式,抢占“油菜花经济”先机。今年,该县又筹资200多万元改造核心景区景观,清除障碍物,给美景“让路”。

    抓好规划,一村一花景色异

    “油菜花经济”给广大农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实惠。今年,虽然油菜花期较往年短,但前来婺源旅游赏花的人已超过8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6亿元。“油菜花经济”成为了婺源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给县域经济增添了巨大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了决策者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

    顺应旅游发展大环境,自去年开始,该县投资400多万元,大力实施“花开百村”工程,以县内东西北3条主要旅游公路沿线132个村为重点,发动百村万户,在房前屋后、村口水口、茶园菜地种植桃、李、梨等带花果木10万株,一村以一种带花果木为主,打造一种主色调花景,把江湾、晓起、汪口、庆源打造成梨花村,把李坑、思溪延村、理坑打造成桃花村,把彩虹桥打造成紫薇园,把严田古樟园打造成莲花池,把鸳鸯湖打造成梅花岛,把灵岩洞、文公山、大鄣山打造成百花园。

    如今,在县城、景区、道路沿线,套种的紫薇、桂花、杜鹃、月季、菊花、鸡冠花、美人蕉等草木花卉相互辉映。走在乡村古道上,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美景成了游客追逐的一道道亮丽风景。来自浙江杭州的一群游客开心地说:“这边的风光的确很迷人,空气中洋溢着花的香味,心情特别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