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兰博会:"细节""场馆""营销"一个都不能少

2008年01月04日 10:53海南日报
    中国园林网1月4日消息:今天,第二届中国(三亚)国际热带兰博会在三亚鹿回头广场落下帷幕。本届兰博会,参展的热带兰花精品达2万盆以上,是我省兰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兰花盛会。除了来自国内的参展商外,兰博会还邀请了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德国、瑞士、荷兰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58家企业参展。

    作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产业,兰花芬芳背后蕴藏的巨大市场已逐渐为世人了解。业内人士指出,三亚乃至海南,要依靠兰博会这个平台推动本地兰花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细节管理需改善

    据组委会的统计数据,本届兰博会吸引的游客和市民达16万人次。但令人遗憾的是,游人随意摸花、采花、践踏草坪的场景不时发生。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细节是体现一个国际展览的重要因素。在呼吁市民游客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组委会也应加强管理维护,保证兰展的质量和效果。

    可考虑搭建固定场馆

    和前几届兰博会一样,本届兰博会的展馆同样是临时搭建的大棚,将于闭幕后拆除。由于参展面积比前几届大许多,这次临时场馆的搭建费用为40多万元。

    一位拥有丰富兰展经验的台湾展商建议,政府应该考虑建设固定的兰花博览馆。举办兰博会时可用于展商摆放兰花,平时则可以出租给企业用于兰花生产。建设固定展馆既避免了建设临时大棚的成本浪费,同时又可以加深参展企业对兰博会的印象,培养三亚兰博会的品牌知名度。

    三亚市一家兰花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建兰花博览馆不仅可以作为兰展场馆,也能成为一个固定的观光点,培养浓厚的兰花文化氛围,开发本地消费市场,促进旅游业和兰花产业的共同发展。

    市场营销力度需加大

    中国兰花学会一位专家认为,营销是推动兰花产业发展的关键步骤。政府怎么呼吁号召,都比不上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能更好地打动农民和花商。组委会每年都举行国际兰花论坛,大多是学术方面内容。目前三亚乃至海南的兰花,更需要的是市场推广。

    这位专家提议,政府可以考虑把全国主要兰花消费市场的经销商请过来,扩大海南兰花营销网络。

    目前,由于海南市场所限,全省70%的兰花主要销往外地。一位海南展商表示,可以考虑结合兰博会内容,建设专业兰花销售网站。有关方面可以进行全面市场调查,了解全国兰花市场的需求,利用网络资源优势,组织农户打开市场销路。

    能否延长举办间隔?

    从2003年起,三亚每年都会举办一届兰博会。据了解,三亚市本届兰博会投入700多万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海南的兰花产业目前发展缓慢,种植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兰花产业,需要政府在种苗、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兰博会的举办间隔,可以从每年一届改为每两至三年办一届。这样就能把原本准备投入兰博会的钱,运用到扶持本地企业和农民发展产业之上。

    一位台湾展商建议,专业兰展如果要办出水平和质量,大多要用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筹备。兰展举办间隔的延长,可以确保布展的水平。每两年办一次的话,博览会的举办经费也可以适当增加,提高奖金,吸引更多的世界各地展商携带名兰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