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克拉玛依市九龙潭景区(2008年9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赵戈摄
这是美丽的克拉玛依阿依库勒水库(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中国园林网12月9日消息:这里,曾是一片戈壁荒漠;这里,水曾比石油珍贵、这里曾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矿区型城市……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飞速发展,截至2007年底,克拉玛依市区绿地率达38.7%,空气质量Ⅰ、Ⅱ级天数始终保持在99%以上,获得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如今的克拉玛依,已是一朵绽放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奇葩。
在大力发展油气工业的同时,近年来克拉玛依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其中大农业和旅游业成为重要内容。
如今,克拉玛依前期20万亩生态农业开发已初具规模,10万亩林带已长成郁郁葱葱的林海。农林业的发展,不但阻止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逼近,还起到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克拉玛依的年降雨量由过去的不足100毫米上升到170毫米,年蒸发量由3000多毫米下降到1800毫米。
更值得关注的是,依托便利的交通设施,克拉玛依独特的石油工业游、魔鬼城雅丹地貌游、农业观光采摘游正在打响品牌,每年都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克拉玛依的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宜居宜游的新油城。[分页]
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庭院经济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市区一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分页]
克拉玛依普林生态科技园(2004年6月11日摄)。新华社发
游客在新疆克拉玛依市黑油山一处油池旁参观(2008年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赵戈摄[分页]
游客在克拉玛依阿依库勒景区休闲娱乐(2005年8月摄)。新华社发
克拉玛依九龙潭夜景(2006年8月摄)。新华社发[分页]
这是在克拉玛依市水节上,一群女孩在水中嬉戏(资料照片)。
人们在参观克拉玛依河夜景(2006年8月摄)。新华社发[分页]
新疆克拉玛依市魔鬼城景区旁作业的“磕头机”整齐壮观,人们在参观魔鬼程自然奇观的同时还能领略到油城的工业风光(2008年1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新疆克拉玛依市魔鬼城景区(11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分页]
克拉玛依水节泼水比赛(2006年8月摄)。新华社发
克拉玛依美食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2006年8月摄)。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