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8日消息:“大樟树长高了一米多。”昨天,龙泉绿古园艺的老板叶建忠说这句话时,他身后的大樟树已经抽出了很多枝丫。这也标志着,这棵900岁的樟树基本上移植成功了。
这棵古樟树命运多舛。它原本生长在景宁县渤海镇渤海村车站边,由于这里要建一座水电站,3月初,景宁为它举办了一场投标会,叶建忠出资23.8万元,成为它的新主人。
从景宁到龙泉,100多公里的路程,运输是个难题。在它上路前,工人们不得不砍掉6根主要的枝干,几乎连根都没剩下,“甚至见不到一片树叶了”。看到樟树光秃秃的模样,古树移植的行家认为,它的成活率只有40%。(快报3月19日第15版曾作报道)
在路上奔波了两天,古樟树终于到了。叶建忠没有挖坑,而是直接用1米多厚的泥土盖在它的底部,它终于重新站了起来——这么做,是因为这里只是临时的住所,两年后它还将面临一次搬家,地点是1公里以外的龙泉县城,“那里是个公园,土地还没整理好。”
古樟树现在的安身之所,在宫头村两条河流中间,依山傍水,冬暖夏凉,极富湿气。尽管自然条件很好,叶建忠却一点也不敢松懈。除了每隔五六天要给它松松土,并打些防治病虫的药剂外,还要让它生活在有人的地方。
叶建忠说,有人气对古樟树来说,绝对是件好事,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高。他还在边上种了五六棵小樟树,“这样它就完全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了。”
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入住新家40多天后,古樟树抽出第一根枝丫。直到昨天,几乎所有被锯掉的枝丫,截面上都长出了嫩绿的枝条,整棵树也因此长高了一米多。
古樟树现在还被黑纱布罩着,身上也还裹着塑料纸——它们能保温、保湿。可能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够完全去掉这些。
古樟树活下来了,大家都很开心,特别是从渤海古镇迁移过来的人,他们经常会特地赶过来瞅它一眼,或者在它下面坐上一会儿。对他们来说,古樟树寄托着与故土难离的情结。
而叶建忠已把这次移植当做一项新纪录。古樟树现在身高15米左右,围径8米。据他了解,目前国内如此高大的古树移植成功案例并不多见。
千年古樟有“邻居”相伴 生机焕发长出了新芽 建扶贫水库不忘环保 900年古樟搬家牵动两县市 千年古樟面临生死抉择续:老樟被锯成“拳头” 杭州:900岁古樟要搬家 人挪活树可千万别挪死 景宁:900岁古樟树搬家 运输需交警在前方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