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338亩荒地“复活”

2008年11月03日 09:01大众晚报齐军

    中国园林网11月3日消息:今年底将竣工通车的青银高速公路济南绕城北线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有效利用荒地,不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而且通过科学取土实现荒地造田2338亩,使当地农民每年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由山东高速集团建设、全长62.8公里的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北线,横穿济南、德州。根据工程需要,济南段取土场用地3090亩。项目办按照既能取土又不毁耕地的原则,选择工程附近的荒地取土,完工后进行平整、清理,为当地农民新增耕地1098亩,改造良田1240亩。济阳段取土场选取了已淤积废弃的一片坝地——原邢家渡引黄干渠沉沙池。这是一片高出水平面3至5米的沙丘地带,由多年引黄河水灌溉沉积的沙土堆积而成,只能栽种一些树木,因为浇不上水树苗成活率很低。施工单位在取土过程中经过深挖、清理、平整,荒地全部开垦为农田,2007年11月交付当地农民复耕。目前,这1000多亩土地全部种植了速生杨经济林,树苗间隙还套种了大豆、花生等农作物,据初步测算,经济林每亩收入1500元左右,加上前两年套种的农作物,每亩年收入大约四五百元。同样,该工程历城段取土场选在黄河大坝以内的沙土淤积滩地,天桥段取土场选在了土丘坡地,这两处取土场取土不仅没有毁坏农田,还改良农田1240亩,目前已种植小麦、大豆、花生、树木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每亩年收益500—800元。 

    该工程就地消化利用粉煤灰填筑路基,也节省了不少弃料场用地。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济南黄台火力发电厂粉煤灰排放场地44.38亩,粉煤灰存放量有18.5万方。项目办采用重夯处理及石灰稳定等施工新工艺,就地消化利用粉煤灰填筑路基,虽然增加了建设成本,但节省了弃料场用地,还避免了粉煤灰倒运二次污染,实现了工程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