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创新招治绿盐碱地 已用于中新生态城绿化

2008年11月18日 08:49每日新报
    中国园林网11月18日消息:初冬时节,中新生态城8.7万平方米城门景观区绿草如茵、生机盎然,昔日盐池、虾池连片的盐碱地如今已成为活力焕发的生态绿洲。这是本市自主创新,采用最新发明专利进行盐碱地土壤改良取得的可喜成果。目前,新技术已在滨海新区及国内多个沿海城市推广使用,绿化盐碱地达100万平方米,种植树木和草坪成活率在98%以上。

    回填-改造-绿化

    新技术可节约成本40%

    “新技术主要是在盐碱地建排水工程,首先开建砂柱,设另层、盲沟及集水井等,在地下形成网沟系统,其次是利用伏雨进行脱盐,在滨海新区,经过一个雨季的脱盐,盐碱度可从6%。降至3%。,这样园林植被就能生长了。”天津海林园艺工程有限公司的专家说,新技术改变了传统客土回填、破坏耕地的施工方法,而是采用盐土回填,就地改造,再进行施工绿化,可节约成本40%。

    据工程技术人员测算,仅中新生态城项目,采用传统方法,如果8.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需换土50厘米厚,那么至少需要65亩农田挖地100厘米厚才能满足,这就意味着采用不换种植土的新技术,可使项目周边65亩农田免受破坏。同时,该技术还可大量节约灌溉用水,充分利用天然降雨,节约水源30%以上。

    天津海林园艺工程有限公司先后与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共同组建研发中心。目前,新技术已在中新生态城城门景区、大港生态公园、大港十米河绿化带等项目中运用,绿化盐碱地达50万平方米。同时,新技术还推广至全国沿海地区,在江苏启东、山东东营等地的滨海盐碱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