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万亩自然柏树群 数量之众国内罕见(图)

2008年10月15日 11:27燕赵都市报李保健 郭鹏

满山遍野的柏树。

给百岁柏树量“腰围”。

    中国园林网10月15日消息:最近,平山县林业科技人员在全县古树名木调查工作中,在下口镇羊圈坪村西的太行山上发现一处自然生长的柏树群落。该柏树群占地万亩,总株数约45万,最少生长了数百年。尽管历尽沧桑,柏树群依然郁郁葱葱,该柏树群数量之众,生命力之顽强,为国内所罕见。10月12日,记者在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得以一睹柏树群“芳容”,不禁为其雄伟的气势倾倒。

    ■万亩柏树横亘山间

    羊圈坪村地处太行山区,新近找到的柏树群主要在羊圈坪村西大山中,在村中就能发现古柏的身影。在村子隔河相望的山腰上,就有两株高达10余米的巨大古柏,远看树冠巨伞如盖,迎风傲立,气势逼人。近前看,古柏树干苍老,根须硕壮,用尺子一量,树围约2米。

    沿着村西一条5公里长的深沟攀登,柏树群渐渐映入眼帘,而且越走越密集。一路上,漫山遍野的柏树傲然而立,上山后,眼前峰峦沟壑,莽莽苍苍,犹如置身绿的海洋。微风一吹,柏树迎风婆娑摇曳,涛声在沟壑间回荡,轰然而响。

    该处属沉积岩石地貌,基本上没有土壤。山上悬崖绝壁,山势险峻。令人吃惊的是,即使在峭壁之上的石缝之中,依然随处可见壮硕的柏树或盘根错节的古柏根盘。柏树生命力之顽强确实令人惊叹不已。

    ■柏树曾数次遭砍伐

    同行的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郝光宗告诉记者,柏树性格顽强,抗寒耐旱,不论在砾石堆中还是峭壁岩层都能茁壮成长。所以,在多石少土的环境中始终蓊郁苍翠,葱茏欲滴。

    山上的柏树直径大部分不过十几厘米,尽管看起来不算粗壮,但细看之下,根须却异常壮硕,直径达60多厘米的树根随处可见,粗壮的根须在岩缝中穿插,如同一根根充满生命力的血管,不断从砂岩中汲取营养。缘何根大树小?郝光宗一语道破:“这些柏树曾数次遭砍伐。”记者也发现,树根上确实有曾遭砍伐的痕迹。据郝光宗介绍,柏树的再生能力极强,砍伐后只要根系不破坏,还能再次生长。

    ■古树调查发现柏树群

    该处自然柏树群的发现纯属偶然。郝光宗告诉记者,平山县古树名木众多,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活化石”,从1999年开始,平山县开始对古树名木摸底调查,之后逐一登记,挂牌保护。

    一个多月前,郝光宗与两位林业专家来羊圈坪考察时发现该片柏树群,当时大家都感叹其数量之众。由于不能判断该柏树群到底是自然生长还是人工种植而成,前段时间,他们再次来到羊圈坪。经过仔细调查,基本确定该柏树群系自然生长而成。大家都对这个发现兴奋不已。

    ■历经劫难气势犹存

    羊圈坪村由4个自然庄组成,全村100户,共380口人,王姓居多。据村民们介绍,明末清初,一户姓王的农民用扁担挑着行李从山西来到羊圈坪安家落户,其时附近山上植被异常繁茂,附近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柏树。迄今为止,羊圈坪的王姓村人已经到了第十二代,柏树群也伴着族人繁衍、兴旺。

    该柏树群能保存到现在实属不易。村民们告诉记者,因为柏木结实坚固,而且不易遭虫蛀,从王姓先人来到羊圈坪定居开始,烧火与盖房用的椽子、檩子就全部采用柏木,甚至棺材也用上等柏木。由于随意砍伐,附近山上的古柏毁坏严重。多年前,村里和附近村庄又有人用柏木造佛像,柏树群再次遭到破坏。即使如此,柏树群凭着顽强的生命力,依然在旺盛地生长,气势依然恢弘。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逐渐知道了保护林木的重要性,基本上摈弃了砍伐柏树的陋习。得知该柏树群为国内罕见,大家都啧啧称奇,并以家乡有这些“宝贝”为荣。

    ■规模之大国内罕见

    郝光宗说,羊圈坪村西有两道深沟,深沟蜿蜒而上,每道都有5公里左右,柏树群就分布在两侧海拔在500—1300多米的高山上。郝光宗说,柏树所处地段属于沉积岩地貌,土质很少,环境所限,柏树生长极为缓慢,有的柏树尽管看着并不如想像中伟岸,却也有上百岁树龄。从其根须与树桩来看,这些柏树最少存在了数百年之久。

    据郝光宗介绍,经过核查,这些柏树占地约万亩,总株数在45万株左右。虽然具体的数量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该自然柏树群规模盛巨,为国内所罕见,是平山县一笔宝贵的财富。

    ■村中古树众多

    羊圈坪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是名副其实的古树村。走进村子,遮天蔽日的古树随处可见。而且古树种类繁多,柿子树、黑枣树、核桃树、槐树、柏树……随便找一棵大树,树龄都在百岁以上。

    据初步统计,羊圈村百岁以上古树有100多棵,300岁以上的一级古树就多达43棵,古树之集中非常少见。村中古树与山上的柏树相互辉映,整个羊圈坪村景色盎然,村民们希望这些“宝贝”能够越来越兴旺,泽福子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