禚宝龙,现年28岁,家住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新一村。禚宝龙,文化程度虽不高,但头脑灵活,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开拓进取,特别是在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培训,多次到外地参观取经,掌握了许多花卉苗木生产、营销等实用技能,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卉专业户,拥有郯城县宝龙银杏花卉园艺中心、郯城县银杏花卉经纪有限公司、郯城县新源银杏花卉园艺中心等三个花木场。
1990年初中毕业,禚宝龙前去临沂市劳动局求职,在部队培训了三个月,干了一年保安,觉得这样生活下去不适合自己,回到家里看到本村不少农户靠栽银杏树先后盖起了瓦房、楼房,这深深地激励着禚宝龙发展苗木的野心。
辛勤耕耘勇拓花卉苗木大市场
郯城县新村乡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全村1000多户人家,过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效益低下。禚宝龙通过参加培训、到外地参观及自学,把经营方向转到具有发展潜力的花卉苗木生产上。他在镇、村领导的支持下,于1997年2月到本乡新一村、港上和临沂等地,专门学习银杏树等花卉苗木生产技术。经过刻苦努力,他较好地掌握了花卉苗木种植难点和管理要点。回到村里后,他认真实践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采用配方施肥、滴灌、嫁接等技术建起了2亩花卉苗木苗圃,许多技术指标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他从山东临沂和省农科院引进的雪松、银杏树等苗木新品种,经过精心栽培,按标准严格管理,试种取得了成功,当年收入2万余元。1995年的银杏叶价格最高涨到10元一市斤,银杏果每市斤40元,20公分高的小苗每株1.2元.禚宝龙就开始做中介搞起银杏叶,银杏果,银杏苗购销处.
初战成功的喜悦使禚宝龙的信心更足了,他决心向更高的目标迈进。1999年春,他又到北京,向专家学习花卉种植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现在,他种植的各种花卉苗木不仅供应当地,而且还远销北京、上海、甘肃和东北三省。
禚宝龙做花木生意不光靠在外面跑,他还在《花卉商情》、《中国花卉报》、《中国绿色》杂志上做广告来求得客户,并以优质服务,以诚待客赢得客户信赖。常年在江苏常州、浙江萧山、上海、北京等地市场建立了分支机构.
花木产业搭上网络快车。
95年,当时新村乡的程控电话还没有安装,每年靠寄信与全国各大苗圃绿化单位联系,往返时间长,很不方便。95年,他从花卉报上看到花农上网,心里想,在网上联系业务信息快,而且保险。后来他在山东订合同时又看到荷泽一个农户利用英特网把当地的牡丹草本花卖到日本,赚回40多万美元时,便坐不住了,回到郯城县就到邮局询问,当时郯城还不能上网,他想即使不能上网也要把电脑先学会,为以后上网打下基础。于是,就专门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在临沂学会了电脑操作。98年,他在县城无意中看到有一家电脑能上网,就利用关系把自家花木品种及手机、电话、图片等全部上网,时间不长,便有人打电话洽谈生意。2000年1月禚宝龙在江苏常州花了8000元钱买回电脑上了英特网,在网上寻求合作单位做花卉苗木生意。几年来,与浙江、上海、青岛、安徽、北京等地单位联系业务。同时他还利用英特网做花农的中间商经纪人,帮助当地花卉苗木农促销。在网上,禚宝龙的花木价格总是比别人低一些,上海园林的陆总看到他的花木价格表后,亲自开车来到郯城找禚宝龙要求买一些银杏树之类的花木。后来,禚宝龙更是接连不断在网上接到四川、辽宁、北京等地绿化单位认购绿化品种的订单,有的还直接把钱汇过来,要求他帮助买些花木邮寄过去。
有些外地客户做车到新村来看货,禚宝龙都是开车到县城去迎接,不管生意成不成都是热情招待。
种植花卉苗木使禚宝龙出了名,不仅本地农民向他“讨教”,新一村、港上、郯城县其他乡镇的农民,也都到他那里学技术和购买花卉苗木。目前,新村乡花卉面积已发展到100000亩。如今,禚宝龙还与临沂未来电子合作,建起了自己的网站——中国银杏网,以服务更多的花农,为大家提供实实在在的方便,他在加速发展的基础上,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花卉苗木品种,并充分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带领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