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4日消息:对于南昌的变化,身处其中的人常常习焉不察,但老城区的居民或阔别多年的人则感触至深。在外地工作了十多年,柳中平退休后最终选择回南昌居住,他说:“南昌的水很清、树很绿、空气很清新,在这里生活心情很舒畅。”
舍得拿出最好的地段建绿地
自从阳明公园建成开放以来,柳中平和老伴每天都到这里晨练、休闲,好不惬意。阳明公园所在地曾是中共南昌市委的办公地,市委迁到红谷滩新城区后,南昌市打算将市委老大院出让,盘活和变现政府资产。但是,南昌市领导调查发现,市委老大院内绿化面积大,古树名木多,环境优美,而且周边居民又缺少休闲活动场所。为此,南昌市委、市政府决定:市委老大院不卖了,要把它建成公园,为百姓多留一些绿地。对市委、市政府这一举措,老百姓是一致拍手叫好。
一直以来,南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将加快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将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南昌市提出,无论是在新区建设,还是在旧城改造中,都要舍得拿出最好的地段建绿地。
把“绿色”送到居民家门口
从阳明公园开始,把“绿色”送到居民家门口的理念深入人心。2003年至2006年,南昌市投资10多亿元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丰硕。
南昌进一步强化了规划的指导,编制完成了绿地系统规划,绿线管制工作进一步加强。同时,南昌公共绿地快速发展,特色鲜明。南昌把拓展公共绿地作为创建园林工作的重点,并依托南昌市的水系做好文章,青山湖景区、象湖景区、赣江之滨、玉带河畔以及艾溪湖、梅湖等等一批大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极大缓解了城市公共绿地不足的矛盾,丰富了城市景观。
市区建设了一大批街头公园,并对城区主要公园实施了更新改造,位于老城区中心的阳明公园的建设,更显出南昌市还绿于民和创建园林城市的巨大决心。
出门500米就有游园绿地
从前封闭的市委老大院,如今是闹中取静的阳明公园;从前荒芜的江滩沙洲地,如今是最具人气的赣江市民公园,还有象湖景区、青山湖景区、绳金塔公园……南昌市的绿地、公园、广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市民的休闲空间、娱乐空间。
南昌按照“沿江布绿、依湖造绿、道路建绿、推墙见绿”以及老城区拆迁还绿于民的要求,不断拓展城市绿地。到2006年底,城市绿地面积为6199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39.2%,绿地率也达到36.9%,南昌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25平方米。
如今,站在南昌市区街头,不论你朝哪个方向走,500米内必定可发现一个城市游园或绿地。“生态南昌”是市委、市政府送给市民的一份大礼。南昌市民看到、感受到,也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绿起来、美起来的城市带给人们的清新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