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城市绿化中原生大树保护的探讨

2007年04月25日 09:44绿色论坛
    中国园林网4月25日消息: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树在城市景观绿地中显现其特有的魅力。园林绿化中的大树,通常是指胸径在20厘米左右的落叶乔木或树高大于5米的常绿树木。目前,园林绿化工程中所用大树移栽成活率约在80%左右,既浪费了林业资源,又破坏了原生态环境。本人多年来在城市绿化建设中针对原生大树的保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与大家探讨。      

    一、重视原生大树的保护和利用。为了充分利用坡地生态,尽可能地保留“自然原生态特色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在规划前期就对原有大树进行保护,在建筑总体规划中尽量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物资源,并将之自然地融于建设中。小区的主要景点也都围绕原生大树进行规划。原生大树近乎完美的树冠满足了中国人内心的大树院落情结,朴实自然,是花再多钱也难以营造的独特景观。 
     
    二、部分大树的迁移。在树木的迁移中,起挖树木的质量直接影响树木的成活和以后的绿化美观效果,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迁移种植前做好换土,施足基肥,以利树木复苏生长,种植后做好支撑,做足防倒伏倾斜措施,加强种植后的养护管理工作。断根后迁移前,增施促根剂,促进须根增生;截干后伤口全面封涂,减少伤口水份蒸发,加快伤口愈合,防止伤口腐烂;挖根过程中,截根务求断口光滑平整,使用锯或洞钊工具断根;迁移的树木,土球深度一律不准超过200厘米,最大保留直径300厘米,并要以木板钉封包扎牢固;从修剪枝、挖土球、起吊装车、运输、卸车、定植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保护好树皮,不能把树皮弄伤;种植:按移植植物规格大小分为胸径20厘米以下的树的种植,按市绿化工程施工要求处理;胸径20厘米以上的大树要注意的事项:乔木种植后,须用茅竹或杉木紧固支撑;大规格的乔木种植后,应用钢索分开几点牵引拉固;大树种植后应对其根部淋促根剂,以加速根系的发育,加强水肥和防治病虫的养护工作,并做好跟踪检查记录。      

    三、园林植物保护技术。保护大树所在地原有的生态环境,清理大树四周垃圾及其它杂物,重要品种应设围栏保护,保护树体和根系分布区土壤;距大树树干5米范围内不得采用硬铺装,如确需铺装,应采用适当透气铺装材料;树木生境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粘重、土壤含水量高时,必须设渗水井或铺设盲管等有效的排水设施,及时排除根部积水。

    修剪以去除枯死枝、病虫伤枝,促进树势生长为原则,严禁对树冠进行大幅度修剪;树木修剪时期应根据植物的不同物候期与树种的抗寒性而定。一般修剪宜在休眠期进行;修剪时,切口都必须靠近节,剪口应剪口芽的反侧呈45度倾斜;剪口要平滑,修剪后应对剪口及时进行消毒和防腐处理;对过于粗壮的大枝应采取分段截枝法,以防扯裂,操作时必须保证安全。大树可每年施肥一次,施肥位置应轮换。施用有机肥以土壤解冻后树木萌芽前的早春或落叶后的晚秋为宜。浇水做到一次浇透,相对均匀,不出现明显的局部积水现象。同时,采用无公害的病虫害治理技术和方法防治大树病虫害,使大树健康生长。      

    原生大树是当地历史的见证,它记载了当地的气候人文、地形地貌等信息,其价值无可估量。根据地形规划,注意保护原生植被,在通风、遮阳、生态等方面下功夫,以乡土树种为主,做到“适地适树”,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