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26日消息:让光秃秃的高架水泥桥柱“绿”起来,曾经是许多市民的美好愿望。如今,驾车行驶在申城高架底部,抬头望去,不少高架桥柱已被爬山虎、常春藤等攀爬植物给覆盖,这为城市增添了几分绿色。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高架桥柱穿上“绿衣”后,部分柱子上还多披了层供植物更好攀附的“黑网”,无形中给高架桥柱的日常养护、维修工作带来了新问题。
现状
垂直绿化让桥柱“活”了
“过去的绿化都是平面的,垂直绿化讲求的是立体效果。”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上海绿化生态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06年底,人均公共绿地为11.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3%。
但是,绿化量的增加并未掩饰问题的存在。随着可供植绿的用地越来越少,市中心地区尤其是老城厢如何提高绿化覆盖率,一直是各方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面”上铺不开,就在空间上想办法。据记者了解,与以往“见缝插针”植绿的手法不同,充分利用城市的“立面”作为拓展资源的桥柱绿化,成为城市绿化发展的新突破口。随着爬山虎、地锦、凌霄等具有吸盘或气根的藤本植物不断附着、生长,一根根硬邦邦的高架水泥柱“活”了起来。
业内人士表示,像这样的天然“绿衣”,能减低对噪音的反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吸附烟尘,同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更使这些城市景观的硬质线条一下子“软”了下来,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
问题
部分绿化遮挡高架“健康”难测
但是,有关方面也提出,桥柱绿化并非处处受用。像攀附在高架桥柱表面的藤本植物,部分绿化遮挡了桥柱本身,让维修养护部门较难对高架的“健康”状况作出最直观的观察。植物自身强有力的吸盘可能会造成立柱表面涂层的剥落,部分桥柱绿化为确保植物的攀附效果,在桥柱的表面蒙了一层“黑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架的整体景观效果。
对策
避免用“黑网”供植物攀附
为此,市绿化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予回应,尽管桥柱绿化可能会给高架桥柱的养护增加一定难度,但是从总体上考虑,上海毕竟是地少人多的大城市,每一份绿色对于中心城区都非常宝贵,都值得珍惜。至于存在的问题,市绿化管理部门表示,将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尽量将影响降低到最小。如确实影响高架桥柱使用状况监测的,将配合有关部门对局部绿化进行修剪。
同时,绿化管理部门还提出,采用桥柱上固定钢质网架的办法来供植物攀缘,避免使用“黑网”,从而避免了植物吸盘可能对桥柱涂层的影响。
近年来,这种方式已经在轨道交通3号线桥柱绿化中使用,取得了较好效果,有待于在新建的桥柱绿化中进一步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