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山首届红叶节开幕式99名神女下凡助兴

2007年11月20日 09:22华龙网陈达平
    中国园林网11月20日消息:擂响盘山锣鼓,神女翩翩起舞。11月28日,中国重庆长江三峡首届红叶节暨重庆巫山第八届神女旅游文化节,将在巫山举行盛大的开幕式。99个青春靓丽的女青年翩翩起舞,鼓乐队兴高采烈地擂响盘山锣鼓,歌舞翩翩,锣鼓锵锵,把活动推向高潮。

    红叶烂漫时,巫山更红艳。据11月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长江三峡红叶生长面积全国最大,遍布整个长江三峡流域。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奉节瞿塘峡;南至恩施,北至大巴山山脉广袤区域,几乎70%的山体都被成片的红色覆盖。不过瞿唐峡太短,西陵峡太散,唯巫峡红叶分布最密、面积最广,巫山县境内有红叶近2万亩,遍布巫峡十二峰、小三峡、小小三峡、神女溪等处,尤以神女、翠屏、集仙等峰以及小三峡的巴雾峡最为集中。而且,巫山红叶品种多样,观赏期长:10月欣赏梨子坪情人谷的红枫;11月观赏乌桕树的绚丽;11月至12月,三峡贫瘠的岩石上,生长着黄栌树种的大家族,这是三峡红叶的主要树种。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后,长江岸边临水照影的一簇簇黄栌伸手可触,游人在船上就可近距离欣赏红叶,闻到红叶的清香。为让游客更好地与红叶亲密接触,巫山还投资近百万元,在神女峰搭建1150米长的红叶观赏步行梯道,在小三峡的巴雾峡实地勘测3公里长的人行梯道,用于游客徒步登山休闲近距离观赏三峡红叶、采摘红叶标本。

    据称,在红叶节期间,当地还将开展“红叶全景游”、“QQ好友神女峰下实现爱的见证,爱的攀登,爱的超越”游等8大丰富多彩的活动。

    5万钵红叶为红叶节献礼

    巫山县准备了5万钵红叶盆景,为红叶节献礼。

    据介绍,这5万株红叶全部现由营养袋装着,于近日从培石乡读书村的白洋坪,乘船直运达县城外。专职管护人员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施肥等生物措施集中管理,等待叶子一天天变红。再过几天,将进行大小分类后,全部移装到特从北京定做的,刻有“重庆巫山三峡首届红叶节纪念”的仿瓷塑料钵内。11月28日,于红叶节开幕式时在行政大楼、广场周围进行排列,犹如5万个士兵整装待发,将以一片火红的海洋笑迎四方来客。展出后,这5万钵红叶将落户县城,由林业局集中管护。从而美化县城环境,为县城又添一道靓丽的风景。也将以更加艳丽的姿态迎接下次红叶节。其中还特为培植了一些小花钵红叶,给远方珍贵的客人赠送作为纪念。

    为了抓住红叶的栽培期,从今年春节初一开始,林业局就专抽调人员到各乡镇,在荒山上采挖了5万余株黄栌(红叶)。接着在培石乡读书村的白洋坪租用了土地,建立起苗圃。对5万余株红叶进行了排栽养根处理。采取修剪根系、高强度生根粉浸根、根部消毒、河沙催根等培育措施,通过精心管理,黄栌排栽养根取得成功,成活率达98%以上。8—9月林业人员又对培石乡排栽的黄栌进行了袋栽培养。采用口径25厘米、高35厘米的黑色塑料营养袋,使用腐质土、菜园土、细河沙、磷肥等配置成优质营养土,将排栽养根成活的5万株黄栌苗木移植到营养袋中。近日,5万株红叶又被装运到县城精心管护,将移至钵内,以适应本地环境。

    2年建成200米宽红叶带

    为了满足红叶带建设的需要。今年,巫山县除在培石读书村作主阵地培育红叶外,并在在巫师外坎格构移植黄栌8400株,在福田苗圃实施红叶(黄栌)种子育苗20亩,因洪灾,损失严重,现已采取紧急补救措施,重新育乌桕苗木20亩,计划产苗100万株,在龙井乡桂花村旅游景点-琵琶洲点播红叶(黄栌)种子20斤,面积100亩,在渝东珍稀植物园制作中型红叶(黄栌)盆景2000钵。从而开展黄栌等树种的人工采种育苗工作。在城周野生红叶移植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红叶栽植的最佳方案,为大规模红叶种植作好试验和准备

    今年秋冬,实施库周景观防护林建设。栽植红叶乌桕一年生裸根苗5000亩,点播黄栌5000亩,封山育林6000亩,共16000亩。其中大溪乡2000亩、双龙镇2000亩、龙井乡3000亩、曲尺乡2000亩,培石乡1000亩、建坪乡2000亩、两坪乡3000亩、巫峡镇1000亩。

    在长江和小三峡两岸第一层山脊内,依托已有的红叶群落,在立地条件较好,还没有红叶植株生长的空档地段人工植苗1.3万亩;对已有红叶群落2万亩进行抚育、管护,人工促进红叶植株的快速生长;对岩石裸露,地势陡峭,不适宜人工植苗的1.8万亩采用人工点撒播红叶种子等方式,到2009年,在长江和大宁河两岸建成200米宽连续的红叶带。以此推动巫山县旅游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