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3日消息:时值初冬,寒风料峭。鲜艳的牡丹却在我市部分牡丹园、公园绽放,成为园中亮丽的风景。
昨日,记者在国际牡丹园看到,近50株牡丹,有的迎风怒放,有的含苞待放,在一片肃杀的园子里格外抢眼。
牡丹为何在冬天绽放?是否人工催花?该园园艺师说,这些属于“寒牡丹”品种,完全是在自然条件下展叶开花,其品种有红色的“户川寒”、粉色的“寒樱狮子”等。
园艺师说,大部分牡丹要经过0℃以下低温处理,第二年春天才能发芽、开花。而这种“寒牡丹”一枝上有多个芽,秋冬开花的是牡丹的顶芽。
一般牡丹“花开花落二十日”,单朵花的花期更短。但这种“寒牡丹”花期很长,今年10月20日开始开花,到现在已经20多天了,还在次第开放。记者看到,牡丹花枝上还有大大小小的花蕾点缀在盛开的牡丹之间。园艺师介绍,这种牡丹花期长的原因是气温低、光照弱,再加上萌芽时间早晚不一,花期可以一直持续到下雪。
如果在大棚中,还可以继续开放;如果在大田里,就会冻坏。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洛阳国际牡丹园正在闭园修整,加上这种“寒牡丹”还不成规模,不能对游人开放。该园负责人介绍,明年园里将对“寒牡丹”进行整合,集中在一个区域种植,让市民在冬季能随时观赏自然盛开的牡丹。加上该园今年上半年从美国引进的夏天开花的“海黄”牡丹,使游客四季都可在此观赏牡丹。
昨日,王城公园沉香楼前的小花坛里,两朵玫瑰红色的“红朱女”在寒风中翩翩起舞。可能是太急着开放,还没有吸足营养,她们显得有点瘦弱,直径还不足10厘米。另外,还有20余株牡丹也含苞待放。游人惊叹不已:“是不是牡丹新品种?”有人特意走过去摸摸花瓣是不是真的。
王城公园园林处工程师介绍,这些牡丹花是在没有暖房的情况下开放的,是一种违背牡丹生长规律的不正常现象,因此牡丹花的观赏价值不如春季。在这个季节,正常情况下牡丹应该已落叶休眠,等待明春抽叶开花。但有一些牡丹品种当年花芽分化完成早,混合芽休眠性浅,在秋冬季节适宜的自然条件下,萌动展叶,部分甚至二次开花。
专家介绍,温度是诱导牡丹秋冬开花的重要因素。“枯枝牡丹”二次开花的年份,大多是8月相对低温和10月~11月气温相对偏高的年份,并伴有前一年冬季较暖的情况。近几年来这种现象频频发生,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室外牡丹竞相开放,温室牡丹也不示弱。昨日,在洛阳国家牡丹园,200多盆反季节催花牡丹正在怒放。为了让人们在冬季也能看到牡丹,这些牡丹还在花芽时就被放进冷库保存。大半年的时间里,它们经过调控温度、湿度,人工补充光照,配制特制的土壤等特殊关照,又经历了冷库、日光温室的生活,现在陆续出库装盆,放入大棚中控温控湿,进行抑制栽培。
据介绍,这些催花牡丹有“乌龙捧盛”、“凌花湛露”、“红莲”、“鲁荷粉”、“肉芙蓉”、“银红巧对”等40多个品种,一株牡丹上最多能开十几朵花,一年四季都可出棚迎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