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工作者们想尽各种办法为古树延年益寿

2006年05月05日 09:37新华网辽宁频道徐扬
    浙江园林网5月5日消息:在古城沈阳市,所有古树都建立了自己的生命档案,园艺师们在想方设法为古树延年益寿。

    在沈阳的昭陵、福陵两座清代皇家陵寝内,有近3000株古油松,这是我国平原地区唯一的古油松群落,年龄都在300岁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活文物"。由于这些古油松大都属于修建

    陵寝时所栽,现在都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更具珍稀特色。

    沈阳市园林科学院科研办主任、高级工程师田伟告诉记者,这些古油松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都日渐衰老。如何让这些树寿星延年益寿,成为了园林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地上,我们种植了三叶草,这种草具有固肥、改良土壤功能;在古树周围安放了’诱木’和’诱灯’,用来防治病虫害。此外,悉心的施肥、灌水、松土更是必不可少的。"田伟说,沈阳从解放以后就开始研究保护古树,如今每一棵古树都被记录在案,编制成册,录入电脑,形成全面的"古树档案"。目前,古树衰老的步伐也开始放慢。

    除沈阳外,北京、武汉、张家口等大中城市都专门为古树建立了档案,专门为古树配备了"保健医生",并且制定了规章制度对古树保护。例如武汉市中心城区首批126棵古树名木,已经挂上红色保护牌。武汉市规定,城市规划必须为古树留出生存空间。

    田伟告诉记者,古树复壮需要园艺界群策群力。为此,沈阳市去年邀请国内外古树及相关研究的专家,研究如何让古树尤其是那片古油松延年益寿。"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古树根部的具体情况,这是我们下一步科研攻关的一项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