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7日消息:我国西部实际宜林地的最大面积为1.63亿公顷。这个数字是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明形研究后测算出的。他完成的“西部林业发展潜力评价研究”日前通过了验收。
他的研究结果认为,尽管西北普遍干旱缺水,但除新疆外,水分并非西部实际宜林地的主要限制因子,首要限制因子是坡度,占到了60.5%。他提出,要冲破西部干旱缺水这一传统思维框架,走出对西部林业发展的认识误区。事实上,西部仍有大面积可保证林木生长水分条件的宜林地,可为西部林业产业发展创造资源条件。
他以西部林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潜力分析为基础,测算出了西部林业发展的土地潜力、各地区的林种结构潜力、各地区的木材生产潜力和木材市场潜力,并对西部林业产业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包括各地区的林种结构潜力,林地生产潜力,木材和制浆造纸、林化产品生产、花卉业、野生动植物资源产业、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的发展潜力,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研究的主要结果还有:西部后备林地资源总体质量尚可,一、二等林地所占比重达60%,但以二等林地为主;西部林地的现实生产力与气候生产力间相差很远,林地生产力潜力巨大;西部防护林用地潜力很大,达到了3700多万公顷,用材林用地潜力为2100多公顷。以现实生产力和目标生产力计算,在用材林林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西部用材林资源的年最大木材供给量分别为1.25亿立方米和2.25亿立方米。由于市场空间的存在,西部木材工业在用材林资源潜力充分发挥的前提下,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作为西部传统优势产业的林产化学工业发展潜力的主要方向是调整产品结构,开展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西部林果业目前的潜力方向主要是调整果品发展结构,开展品种改良和培育工作,提高果品的商品化处理水平和加工比率。林果业规模扩大的长远潜力依然存在;森林旅游业、花卉业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产业前景广阔,应成为西部未来林业产业体系的优势产业。
他建议,西部林业改革政策与措施,应有利于扩大森林资源为基点;要加强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西部特别是西南营林业经营集约化程度;加大资金与科技投入,调整西部林产化学工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加大西部森林旅游资源的宣传,加强森林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森林服务水平,大力促进西部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走产业化、规模化、深加工和精加工的道路,大力发展西部野生动植物资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