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6年8月,《商界名家》推出《一个“顶级”农民企业家的风雨沉浮》的报道后,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来信来电,对陈银儿的再次崛起给以了高度评价。有人称,这是中国农民企业家创业史上的又一“奇迹”。
奇迹的背后促使我们不断地扣问:一个在天命之年选择重头再来的人,为什么能在短短5年间迅速崛起?一个靠借来的5万元白手起家的人,又凭什么推开了那些常人难以推开的财富大门?且看本刊记者发回的追踪报道——
陈银儿终于坐下来,与记者席面而谈。
陈银儿真的太忙。上午接待外省来的合作客户,下午主持召开公司相关会议。即便晚上与记者“面对面”的几个小时内,催他谈事的电话也一再响起。他笑着说,“实在不好意思。金美亚刚好组建成集团公司,机会千载难逢,事情也千头万绪。”
但他一旦坐下,却气色闲定,言语缓和,仿佛一切匆忙早如蛛丝被他给轻轻抹去。咖啡厅暗淡的灯光下,他饱满的面庞色泽柔和,嘴角略带微笑,若一尊慈祥的佛。他的助理竺庆军告诉记者,自经历过那场风波之后,他对人生的功名利禄似乎已经看淡。现在的陈银儿平和而淡定,不但信佛,气色里,也开始慢慢有了佛的感觉。
于是,我们的对话从谈佛开始。那里,有着陈银儿跌倒后能够重新爬起来的智慧源泉,也有着陈银儿对事业孜孜以求的心灵归宿和皈依……
你见过我种的铁树每年都开花吗
《商界名家》:下午从你办公室出来时,看到旁边有个佛堂,据说你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要去佛堂静拜几分钟?
陈银儿:是的,我信佛。佛告诉我们要有虔诚的信念以及高尚的人格,所以我认为信佛最重要的是能不断提升思想的境界。比如,佛讲究修心养性,讲究自我反省,讲究心灵上的自律,等等。
《商界名家》:之前的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陈银儿:当然不是!这是每个人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所领悟出来的。当年“出事”时,我也一样地悲愤、怨恨、委屈……甚至感觉到崩溃了。即便我后来被无罪释放后,走在街上,我也觉得我是不是就这样完了。那个时候我会认为是别人对我不公,而不是自己有什么过错。
《商界名家》:事实证明,你的“出事”也确实是别人对你的不公呀!
陈银儿:是呀!但我又能怎样呢?我总不能在抱怨中过日子吧!后来我就想,为什么别人对你不公呢,你自己身上总有些什么是别人不喜欢的吧,自己总之也有原因吧?!然后,在一些佛的书籍上,我发现也在说人凡事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懂得反省。我就觉得佛家的有些道理很有用,只是我们平时没怎么去参透这些道理。
《商界名家》:那你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了吗?
陈银儿:不仅是找,而且是从根子上彻底地反省了一回。
《商界名家》:有用吗?
陈银儿:当然。比如以前的我有点以自我为中心的味道,谋事粗枝大叶,考虑不细等等,现在呢,我告诉你,我不会了。我喜欢安静,更喜欢思考。
《商界名家》:说到思考的问题,那你“出来”之后,选择从园林做起也是经过很缜密的思考吗?
陈银儿:我出来的时候没有本钱,只能从小本生意做起。当时我发现城市建设热火朝天,而且各个地方对环境也很重视,绿化工程必定有很大的空间。而做园林恰好不需要大投入,潜力大,收效快,这很符合我的创业条件。
《商界名家》:事实证明,你的判断是对的!
陈银儿:光判断对是不够的,你还得付出,还得比别人吃更多的苦。公司创建之初,我们一没有资质,只能花钱借别人的资质招标拿工程;二没有资金建苗木基地,只能买别人的苗木;三没有品牌,只能低价接单,并想尽办法做到最好,以求口口相传。我们的第一个单是给一个台湾老板投资的寺庙做绿化,工程共6万块钱。我和那台湾老板起初不熟,但我们硬是一锹一土把他的绿化做得非常好。等工程结束,我和那老板也成了朋友,他不但很满意,还给我们介绍了不少新业务。前不久他还打来电话说,“你种的铁树每年都开花,人家都是几年开一次花,你这个每年都开”。
《商界名家》:铁树开花?有意思。也许是你的诚心感动了铁树吧。
陈银儿:也许是吧!我相信心诚则灵。把一件事情做到位,就得有让铁树开花的胆略和精神。
《商界名家》:类似的事情多吗?
陈银儿:给你举几个例子吧!2003年夏天,我们拿下了宁波鄞州区政府的单。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我们能做——因为区政府要赶在9月底前搬进去,而这一年,宁波少有的干旱,从夏天一直连续高温到10月。当时宁波市园林办的人都认为在这样的高温下把大树种活根本不可能。
我们对夏天种树和冬天种树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后,然后采取了三招:一是树挖出和种下的时间要短,几乎是达到挖出就马上种下;二是挖树时树兜留的特别大,保持树根的生命力不轻易被破坏;三是及时灌水,并灌足灌好。结果,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硬是把3000多棵大树全部种活了。
《商界名家》:回头来看,你能把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陈银儿:我认为还是在做事的态度上。世界上没有绝对解决不了的问题,缺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勇气。
当然,不仅要有思路,还得要有执行,我也就恰好把两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想想看,40度的高温下,我带着员工挖土松土、抬树种树、浇水、搭帐蓬……其间的艰辛现在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好几次我几乎累倒在工地上,但硬是咬牙撑着。好的是,这个世界还是公平的,你做得好,别人始终还是会承认你的。一位曾因为我的“出事”而特意与我保持距离的官员最终感动了,他特意跑到工地来握着我的手说:“老陈,就冲你这态度,我们今后所有工程都找你来做。”
《商界名家》:现在创业我感觉早已不如10年前容易,几乎什么生意都有人做。你在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资源的情况下,能选择从园林切入并迅速做起,还真需要不凡内力的。
陈银儿:当年我在邱二村做村支书的时候干的一些很轰动的事情,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看的长远,做的扎实。做企业确实是需要内力的。比如,浙江绍兴有一个老板有100亩苗木基地,但他一直疏于管理,苗木园里荒草丛生。2003年,我和他接触后,就花11万元把他的苗木园买了过来(土地另外算钱的)。买过来后,我重新进行了规划管理,怎么施肥,怎么剪枝,怎么操作,等等,做得一丝不苟,非常严密和细致。到2005年,园里的苗木已一片茂盛,人进去看到不人头了。当年的那个老板看了后很是后悔,并要拿150万给我把这个基地重新买回去。所以同样的东西,有人可以把它做死,有人可以把他做活,关键是看什么人做,怎么做。现在很多人看到别人成功,总说那是机会好啊外在条件好啊等等,其实我觉得最主要是还是内因,还是看你自己怎么做。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什么时候都能找到机会,在哪里都能发现黄金。
这的确是一个异于常人的老板,他不仅有着他人所不能企及的超远眼力与决断力,更有着能够横刀立马力挽狂澜的上好身手。接下来,陈银儿一举杀入了连他自己都很陌生的钢管行业,在外人都怀疑他的冒险和不可理喻时,他却只用1年多时间就将一个奄奄一息的钢管厂弄得风生水起……
别人的烂摊子,我的好企业
《商界名家》:你在园林里面做得好好的,为什么后来要收购美亚钢管杀入一个陌生的行业呢?
陈银儿:其实我和美亚钢管还是很有机缘的。1993年我做邱二村支书时,引进的外商合资企业就是美亚。当时是村、宁波市政府、菲律宾外商共同持股,总投资1200万美元,是华东地区最早的大型钢管企业。后来我“出事”了,离开了这家公司,公司股权几经变换,成了外商独资企业。
也因为这种机缘,我对美亚充满了感情,和美亚的老板也经常有联系。我做世纪园林的时候,美亚的老板不相信我能做成,就提出邀我去做他们的总经理。不过后来因为他们公司内的矛盾,这事没成。到2004年,美亚的老板来到我的园林公司时,问我这公司利润如何,我告诉他投资5万元,2003年利润是500万,2005年可以搞到1000万。后来我反问他利润多少,他说也就500万。他于是感慨自己这几年没有发展,公司不好做。我当时只当顺便聊天,但没过多久,他又来找我了,而且一本正经地提出要把美亚卖给我。
[分页]
《商界名家》:这么一次闲聊就决定了吗?
陈银儿:是的,而且速度非常快。至于价格,也没去算资产、负债、清算呀什么的,也是一口价,他说了一个数字。我说我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啊,他说可以分3年给。我说行,就按你说的办。2005年1月26号上午我们谈好,下午就签了合同。这场收购我没做任何还价,一律照单全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