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5日消息:今年冬天比往年暖和,大街小巷的树木不但没成“光头”,一些树木的叶子甚至还透着绿色。但随着气温骤降,叶子开始扎堆“离岗”。落叶多了,环卫工人的劳动量随之加大。都说叶落归根,这么多叶子有怎样的归宿?记者为此进行了探查。
“暖冬”使叶落推迟
今年10月份我市气温多在15℃以上,11月份的气温也多在10℃左右。在这样温暖的秋冬季节里,一些树木原本早该掉下的叶子依然留在枝头,这不禁让不少市民疑问:“难道今年不会有太多落叶了?”
在上周,冷空气终于来临,我市气温骤降,落叶也雪片般掉下枝头。近日,记者在经七路、经五路、纬五路、马鞍山路等路段看到,在环卫工人的清扫下,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落叶堆。
记者发现,落叶最多的是白杨树、椿树、银杏树等,这些树种的叶子已基本落完,而槐树、法国梧桐等树种的叶子竟还没有全黄。
据市园林局有关专家介绍,落叶与树木位置、温度、树龄、树种等都有关系,今年的“暖冬”使树木落叶期推迟,但随着气温骤降,一些落叶期较早的树木会在短期落光叶子,而槐树、法桐等相对耐寒的树木还将“坚持”一段时间后再集中落叶。
环卫工:一条街五遍扫不净
12月4日17:40,在经四路和顺河街交叉路口处,魏家庄环卫所的环卫工孔师傅正把一大袋树叶往垃圾箱内装。他告诉记者,自己负责清理经二路一部分路段的垃圾,现在树叶多了,工作量也增加了。凌晨3:30他就开始上班,放在平时,同一路段清扫的垃圾最多装五车,一辆三轮车的载重量是250公斤左右,今天他已经清理了八车,路上还没有干净。
杆石桥环卫所的环卫女工蒋师傅也是3:30上的班,她负责清扫纬一路的一段,这里的落叶较多。从上班到现在(18:26)她已经扫了五遍大街,扫的全是落叶。“10多天前可没现在的叶子多,现在是随扫随掉!”她说,今年落叶晚,本来觉得是好事,没想到这一开始落,就这么猛。
环卫部门:每天垃圾三成是落叶
“从大范围落叶开始到现在,我市每天产生500多吨落叶。”市机械化清扫大队的有关负责人说。
据市市容环卫局环卫处处长李永强介绍,每到秋冬时节,集中人力、物力对付落叶已成了“固定节目”。这时,落叶带来的垃圾量约占日常生活垃圾总量的三成。尤其在大风天气,刚扫过的路面转眼又会有一层落叶,环卫工人只好取消歇班,来回反复清扫落叶。
根据《济南市市容环卫系统特殊天气工作预案》规定,落叶期间,要求环卫工人边落叶、边清扫、边清运,遇有大风或降雨出现大量落叶,要求在12小时内清理完毕,不得焚烧树叶。降雨和大风过后,如遇夜间降雨并在天亮前停止,要求路面落叶、淤泥等在7:30前清理完毕。
落叶无焚烧,多数被填埋
每天500多吨的落叶哪里去了?有关人士表示,除绿地上的落叶可自行降解外,其他区域的落叶必须及时清理,否则树叶被大风一刮满天飞舞,肯定会影响市容环境。处理落叶时不允许焚烧,冬季干燥,如果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落叶容易引发火灾,我市为此出台了严禁焚烧落叶的规定。
据悉,目前清扫后的树叶都被送到了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主要利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卫生填埋的垃圾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降解作用,会产生以沼气为主的气体,可用于燃烧或发电。相关人员说,经过专家论证和有关部门认定,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确定了利用填埋气体发电的项目,冬天的落叶可为其提供能量来源。
园林专家:落叶归根未尝不可
落叶被当成垃圾填埋是否是好的归宿?市民和园林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在植物园南门的马鞍山路上,指着满地落叶和正在打扫落叶的环卫工,市民王某对记者说:“你看,有了这满地金黄的叶子,马鞍山路好像更漂亮了,为么非得都扫走呢?让落叶归根,不挺好吗?”
园林专家也有人倾向于“落叶归根”,理由则更为科学。我市一位园林专家认为,不扫除落叶,让落叶保留在树木根部周围,既可以为树木保温,也可以保持土壤的水分,还能在落叶腐烂后成为树木的肥料,改善土质。如果单纯填埋,其实是让树叶没有物尽其用,也改变了天然规律。
园林专家的话虽如此,但任凭满城飞叶是否好呢?采访中,有市民向记者表示,幸亏最近济南风不大,万一刮大风,叶子到处飞,会影响市容和市民生活,如果树木需要肥料,人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施肥。
能否让“金黄落叶铺满地”之景和城市干净整洁环境共存呢?这需要有关部门和市民共同关注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