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结合改变水土流失状况

2006年12月11日 15:56新华网刘晓莉
    中国园林网12月11日消息:记者日前从宁夏林业局获悉,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宁夏通过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改变了当地水土流失状况。

    目前中国仍有荒漠化土地263.6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以及不少宜林荒山、荒地及荒沙地。特别是西部地区,风沙干旱频繁,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这些地区人工造林的难度很大。

    宁夏是西部地区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宁夏林业局副局长刘荣光说,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是宁夏“天保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也是全区营造林的一项重要方式。飞播造林的应用,显著地改善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加速西部生态建设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截至2005年底,宁夏飞播造林核实合格面积达98.96万亩。

    据介绍,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投入少、成本低、不受地形限制等优势,能深入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沙区等难造林地区,在短期内恢复植被,遏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中国飞播造林的重点已经从东南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十五”期间,西部省区共完成飞播造林267.3万公顷,占全国飞播造林面积的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