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魅力独特 君子兰产业步入稳健发展轨道

2006年10月24日 13:21经济日报李己平 刘威
    中国园林网10月24日消息:作为一种品格独特的花卉,君子兰叶片对称挺拔,形态端庄典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商品价值和文化价值,被人们称为“绿色的金条”。    

    时至今日,作为吉林长春市的特种资源,君子兰成为长春市市花,并由养兰人育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兰”,它的历史,它的影响力,使长春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君子兰之乡”。  

    当长春市政府提出建设世界级君子兰产业基地、旅游观光基地、全民创业基地、出口创汇基地时,君子兰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君子兰文化的独特魅力   

    几度沉浮的长春君子兰,走着坎坷的成长之路。  

    尽管经历了市场的大起大落,但君子兰产业还是踏上了稳健发展之路。  

    花开自有花落时,花落总有繁花开。君子兰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君子兰花开橘红,绿叶青翠欲滴,花期正当寒冬刺骨时,白雪皑皑之下更显娇艳可贵,君子兰的观赏性很少有花能敌。   

    君子兰商机无限。“只是大型会议用花,就能为君子兰带来1个亿的经济收入!”长春市君子兰协会会长翟振江分析说。   

    2005年,广州某企业一次性订购了5000株大型兰,每棵价格5000元,这一个订单就是2500万元,只是长春无法一次性拿出5000株大型兰。    

    长春人在巨大的市场面前再次审视君子兰的文化价值。   

    君子兰贵而不骄的特性构成了君子兰的普及文化。养兰界流传这样的话,“君子兰养好很难,养死也很难”。经过养兰人的研究,君子兰专用土、专用肥随处可购买到,适当地浇水施肥即可。

    君子兰由于独特的文化内涵,人们赋予其虚拟价值有时会大于使用价值,体现在销售价格上主观因素是决定因素,一棵花可以卖10元钱,也可以卖上万元钱。   

    “卖出的是花,卖不出的是草”,长春君子兰协会翟振江会长说。优质高价,合情合理,但只有能够卖得出去,才能体现出君子兰的经济价值。    

    君子兰“沉寂”10多年,长春人品味到君子兰带来的甘苦。上世纪90年代中期,长春君子兰花卉消费市场再度兴起时,人们发现君子兰并没有走循环往复的老路,它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君子兰的再度兴起,长春市委书记王儒林这样说:“君子兰是长春的特殊资源,是长春的一张特殊名片,要把君子兰这个绿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培植。”   

    于是,市委书记王儒林走花市,访养兰人,组织相关部门对君子兰产业进行调研,并在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果断决策,把长春打造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君子兰花卉产业基地。    

    长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殷丽侬说:“长春君子兰发源于民间,现今政府来推动,全民去创业,科学合理引导君子兰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君子兰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于君子兰产业的特殊性,长春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君子兰产业办公室,市委副书记田忠,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殷丽侬,副市长李福春共同负责,市委宣传部和中小企业局作为统领部门和第一责任部门。舆论引导与推动,长春把发展君子兰产业与壮大民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君子兰产业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发挥好君子兰产业的优势  

    长春君子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从几个新建基地的预售情况看,基本都是大棚未建,已被养兰户抢订一空。产业化之路正带动长春君子兰走向新的辉煌。   

    长春市发改委副主任、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君子兰产业办公室主任宋学观认为,君子兰产业如何走好,关键要靠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他自豪地展望了长春做大做强君子兰产业的几大优势:   

    首先,长春具有悠久的养兰历史、庞大的养兰队伍、广泛的种植基础。长春君子兰历经六十年的沧桑变迁,几代养兰人辛勤耕耘,君子兰风貌已经千变万化,惟有长春人的爱兰激情不减当年。长春已成为国内君子兰销售、传播、品种繁育中心和最大的集散地。  

    其次,长春君子兰在国内外花卉界有自己的品牌,花种最纯的属长春君子兰。无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胜利”,还是80年代的“园头”、“春城短叶”等系列,乃至于90年代的“水晶”、“圆梦”、“金龙”、“金丝”10多个品种,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蜚声海外。   

    第三,生产基地迅速发展。长春市现有君子兰温室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年产君子兰花卉近亿株,规模以上养植户达到2000多户,形成了以四间、新月、一汽、蔡家、二道、高新、净月等地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推动了区域花卉业的发展。
[分页]
    第四,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从近年来省内外花卉博览会看,民间花卉交易平均以12%的速度递增。随着长春君子兰名气越来越大,各地来长春订货的商家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每天有10万多人次涌入长春君子兰市场。    

    2006年6月10日奠基开工的合心君子兰基地位于绿园区合心镇三间村,由北京万泰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1亿元,总占地面积30公顷,将于3年内完成,工程完工后,将建成高标准温室650栋,可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年销售额可达1.4亿元。  

    “绿园区发展君子兰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养兰面积大————总面积10公顷,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二是产业集中,三间水库(合心镇)、雁鸣湖(城西镇)、双丰(西新镇)三个基地都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把三个基地连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君子兰发展的黄金三角。”绿园区主管副区长表示,合心基地将同绿园区在三间水库一带的近郊生态农业观光区结合起来,君子兰将成为生态观光农业的主打项目。   

    合心君子兰基地主要种植商品兰,而坐落在长春市雁鸣湖畔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君芳苑君子兰展销中心则主要用于君子兰的展示、销售,今年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由中信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君子兰国际化产业中心,是君子兰国际化服务、信息、交易、物流、文化和论坛中心。项目预计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预计投入资金1亿元人民币,主要建设君子兰展示、交易中心,智能温室、组培实验室以及君子兰种兰、种苗养植示范基地。二期投入约3亿元人民币,主要加大对君子兰科技研发、信息中心、营销、物流以及“君子兰种苗培育和养植”基地等方面的投入,将建设1—2个君子兰标准化养植示范基地。三期的主要目标是在全国的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建立完善的服务、营销体系,形成以长春市为中心,覆盖全国的君子兰市场营销体系。与此同时,在世界重点花卉生产国和消费国建立服务、营销体系。“整个项目投资6亿元人民币。计划用5年的时间完成,到那个时候,长春就会成为真正的国际君子兰产业化中心。”中信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长春君子兰产业累计贡献产值1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200万元,扩建基地面积3.5万平方米,已达到27.5万平方米,养兰1亿株左右,规模以上养兰户达到2000多户,形成了雁鸣湖、新月、北大地、英俊、宏大兰地等2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  

    君子兰以其独特的魅力,引来人们驻足观赏。君子兰花开娇艳,经过养兰人的悉心研究,花色扩展为白色、黑色等颜色。花落结果,果实呈绿色,近成熟期变红色,赏果是君子兰一大特色。

    君子兰产业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狂热,长春君子兰产业步入理性发展时代。    

    长春君子兰发展的模式已从精品兰时代过渡到商品兰时代,就是用量做市场,而不是一味地挖掘君子兰的虚拟价值牟取暴利。   

    要使君子兰这一“绿色金条”放射光芒,长春人还需要做些什么?   

    找到发展的瓶颈,是君子兰大放异彩的关键。“君子兰产业的发展优势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长春君子兰产业的现状,宋学观向记者表示,君子兰产业发展确实遇到一些困难。   

    小规模与大市场的矛盾。君子兰是长春市的市花,也是全国20种名贵花卉之一,巨大的市场已经初现端倪。但种植户一直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没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