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花卉示范中心现代化温室
生物制剂喷洒
天津刘园苗圃“容器苗”长势旺盛
中国园林网10月16日消息:日前,园林部门组织了天津首届花苗木及新技术推介会,在介绍新产品、引进新苗木的同时,天津园林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加强与各省市科研机构、园林绿化公司的合作,一些最新的园林科技成果,将被运用到天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实践中。
上网看绿地
上网查找天津的绿地将于今年年底变成现实。今年,天津市园林部门组织开发了园林地理信息系统,这套系统的应用,将帮助园林部门对于天津市绿地系统进行有效地统计和管理,同时它也将成为天津市民了解绿地分布、认识天津绿化现状的窗口。
据天津市园林局科技处处长王和祥介绍说,该系统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精确度最高的园林地理信息系统,它将以航拍照片、卫星图片为背景,一一对应添加天津的绿地系统,可以细致显示出每个居民小区内的绿地状况。这套系统建成后,园林部门将更合理地规划天津绿地分布,可以有效地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消灭城市的绿地“盲点”,使城市建成区每500米半径都看到绿地。
据了解,这套系统将于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市民可以通过天津园林信息网查询自己居住地的绿地分布状况。
红外线测量城市热岛
目前,天津市中心区的热岛效应明显,为达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的要求,天津市园林部门将采用红外线探测分析系统,分析天津城市中心区热岛强弱规律。
这套覆盖全市的系统建成后,可以有效地指导园林部门,对于“热岛”效应明显的地区,进行集中绿化,在建筑物密集的地区实施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措施。
生物制剂防虫治虫
在采用无毒农药、生物防治等防虫治虫技术的基础上,今年,天津又开始大量使用从植物中提取的纯天然成份制成生物制剂,用于园林植保工作。
王和祥举例说,目前广泛使用的烟参碱就是从烟叶中提取出来的,它具有高效、低残留、无公害、无污染等特点,可以防止美国白蛾、蚜虫、蚧虫等30余种食叶和刺吸害虫。另一种药剂灭幼脲,它可以使幼虫蜕皮时不能形成新的表皮,阻止幼虫成蛹,阻断其繁殖,已经广泛用于美国白蛾、国槐尺蛾、粘虫、淡剑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另外,它不能在植物体内渗透性移动,对于各种植物不会产生药害,而且对人畜、鱼类及鸟类毒性极低,不会对害虫天敌造成影响。
除使用生物制剂防虫治虫外,天津园林科技工作者还研制了大树复壮肥、月季肥等肥料品种,这些肥料可以使移植的树木更迅速地生根,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减少补栽,节约建绿,高效“创园”。
“容器苗”提高植物成活率
说到提高树木的成活率,王和祥告诉记者,除了后期的养管之外,在培育树苗上,天津园林部门就为树木今后的移植进行了准备。目前,天津的几大苗圃已经广泛种植“容器苗”,保护树木根部,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这种方法是树木在苗圃中培育时,将其根部埋入地下特定的容器内,随着树木的成长,树根被局限在一定的空间内,当起苗时,将容器整个挖出,树木的根部就可以被完好的保存,减少起苗时,铲伤树木须根,影响其移植后的生长,从而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另外,王和祥还说,树木移植后,进行合理密植也非常重要。采用合理密植的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也可以降低建绿的成本。
据了解,一棵行道树的正常情况下,长成后其树冠的宽度应该在4米以上,其根部也需要与树高、树冠宽度相同的生长空间,所以树与树之间的间距至少需要4米。即便是一棵矮小的灌木,种植的间距也最好在0.3-0.5米。目前,新建成的一些道路,树木的间距不超过2米。这样树木不能健康成长、容易死亡,而且也增加了建设成本,特别是树木发生病虫害,其传播速度将非常迅速。
园林科技发展紧贴天津建设
在积极将一些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天津园林科技工作者也正在根据天津城市建设的特点研究一些新的课题,比如《海河生态景观绿化模式及绿化节水技术应用的研究》、《天津市垂直绿化植物品种选择及应用方式的研究》、《天津市生态居住区水体绿化的研究》等十余项课题正在研究之中,今年年底即将结题,这些科研项目的完成,将进一步提高天津城市绿化水平,将天津变成一座生态之城。
在丰富绿化品种上,天津园林科研人员也在加紧步伐,目前,天津以每年引进100多种植物品种的速度进行试种、筛选,争取在2008年“创园”验收前,将天津园林植物种类由200多种,增加到300多种。同时,从168种园林树种中,筛选3-4种底色植物,打造天津绿化的城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