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修缮投资6000万明年年底竣工
浙江园林网8月3日消息:今天下午,毗邻北京中轴线的古典皇家园林——北海公园将启动最大规模的修缮工程。此次修缮约投资6000万元,将于2006年12月底前竣工。届时乾隆时期的北海原貌将得到再现。而诸如先进避雷、防雷系统,电视监控及消防预警系统等科技手段也将被采用。
琼华岛要现
“乾隆旧貌”
此次修缮的北海公园琼华岛是北海的中心,它是按照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仙境建造的。岛上树木苍郁,殿堂罗列,游廊隧洞,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巍峨的白塔雄踞山巅,成为全园的标志。
记者了解到,此次琼华岛修缮工程是其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一次修缮。修缮工程已经被列入“北京人文奥运文化保护计划”和“北京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折子工程”。此次修缮包括整个琼华岛景区内的建筑物,修缮面积10400平方米,岛内道路及山道铺装改造4000余平方米以及沿湖栏板、云墙宇墙等,重现该建筑群在乾隆时期的原貌及风格,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古典园林精湛的艺术成就。
历史回眸
历史修缮有损建筑
据悉,北海琼华岛修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金大定六年,即公元1166年,但琼华岛建筑包括布局、规制等则形成于自清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前后近40年的建造。
琼华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历经了多次规模不等的修缮,对已毁的建筑物及景观进行了修缮、复原,但许多工程的做法,如内外檐装修形式及彩画式样等,在历次修缮中已有较大的改动,加之琼华岛四面环水的特殊位置以及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等原因,致使岛内大部分古建筑、道路和山石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白塔曾饱受破坏
白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当时顺治皇帝动用白银1700万两,白塔带有强烈的异域风格。
康熙十八年(1679年)首遇大地震,白塔被震毁。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新修砌白塔。
雍正八年(1730年)再次遭遇地震,当时白塔“塔身彻底内裂”。雍正九年至十年白塔重新修复。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白塔再次受损。
北海公园对公众开放后,也曾于1926年、1964年、1981年、1993年先后进行过局部修葺。
北海琼华岛
琼华岛在北海公园太液池中,是公园的中心。面积6.5公顷,山高32.8米,周长1913米,是1179年用挖湖的土堆积而成,是按照神话仙境的意图设计出来的,被喻为“海上蓬莱”。
岛上苍松翠柏,绿阴葱茏,各类建筑精美,高低错落有致,掩映于树木和层殿等。乾隆手书“琼岛春阴”石碑,立于绿阴深处,为“燕京八景”之一。清顺治八年(1651)在山顶建白塔,北面山麓沿岸一排双层60间的临水游廊,像一条彩带将整个琼华岛拦腰束起,回廊、山峰和白塔倒映水中,景色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