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澄江县:采取措施确保抚仙湖水能直接饮用

2005年08月27日 14:57新华网谢志舟 秦晴

    浙江园林网8月27日消息: 中国第二深内陆淡水湖泊抚仙湖以水质优良可以直接饮用闻名于世,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为了保护抚仙湖,该湖的主要所在地云南玉溪市澄江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湖水保持能直接饮用的一类水质,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新华社记者从26日举办的首个抚仙湖保护日活动中了解到,前些年抚仙湖水质恶化的趋势已经扭转,一些湖域的水质由前几年的二类全部恢复到一类,记者看到这些区域湖水明显变清。

    据当地环保部门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多,污染物的长期积累,以及生态脆弱,导致抚仙湖环境问题日趋突出。湖泊水质呈下降趋势,总氮、总磷浓度上升,藻类增加,近十年透明度逐年下降,富营养化进程加快。一度时期,抚仙湖部分区域的水质由一类下降到了二类甚至部分出现三类水质。

    为了改善湖泊生态环境,确保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玉溪市委市政府、澄江县委县政府积极采取果断措施,倍加重视抚仙湖的治理与保护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加大湖泊污染治理力度,总计投资2.6亿多元,实施了多项治理工程。从点源、面源、内源等多方面进行了保护和治理。对抚仙湖面源生活垃圾进行规范化处理;在径流区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实行沼气、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三结合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在入湖河道上新建拦污格栅;在河道末端新建和恢复湖滨带人工湿地及水生植物生态治理;对禄充老渔村和北岸331户居民实施搬迁;拆除抚仙湖沿岸违规违章建筑;对沿岸宾馆、饭店和经营户所产生的污水全部集中至污水处理厂(站)进行处理;禁止机动船入湖等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抚仙湖,使抚仙湖水质又恢复到了一类。

    在抚仙湖的抢救和保护过程中,澄江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目标,以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展趋势为主,坚持全面保护、重点开发、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严格执法、依法综合治理、力求实效、确保抚仙湖?类水质的指导思想,花大力气保护好抚仙湖。然而,抚仙湖的保护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经费的投入、农村面源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全民环保意识的进一步提高等,仍然是摆在澄江县委县政府面前的几大难题。

    抚仙湖是云南一颗熠熠生辉的高原明珠,总面积21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57.3米,平均水深87米,是国内第二深内陆淡水湖泊。其容量为189.3亿立方米,蓄水量居国内淡水湖泊第三位,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6.9%,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抚仙湖湖水澄碧清澈,透明度达7.8米,水质达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抚仙湖因湖水清澈透明,美丽神奇而享有百里湖光小洞庭,天然图画胜西湖之美誉,成为享誉省内外的旅游胜地。抚仙湖北岸帽天山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群,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发现之一,揭示了生命大爆发的秘密.抚仙湖发现的水下古建筑群,有专家认为是古滇国的国都,为抚仙湖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2004年8月26日,玉溪市委市政府在抚仙湖沿湖的澄江、江川、华宁三个县同时取缔了机动船,从此抚仙湖禁止机动船入湖。为了保护好抚仙湖,玉溪市委市政府把8月26日确定为抚仙湖保护日。通过活动的开展,旨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保护抚仙湖,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实现玉溪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确保抚仙湖一类水质的目标和要求。